•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見字如面”24年 鐵路夫妻的24萬字情書

2018-02-10 11:40: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2月9日消息(記者 高藝寧)“娟,也不知道你感冒好了沒?我給你買了點藥,放床頭櫃上了……”

  “全忠,元旦我和丫丫玩的美得很,吃的也美得很,美中不足,少了你……”

  在蘭州鐵路局蘭渝車隊隊長任亞娟家中,有23本家庭日記本,上面留下了她和丈夫的820多條只言片語,長達24多萬字。

  丈夫李全忠,是蘭州客運段寧波車隊副隊長,夫妻倆同在一個單位上班,但由於工作車次不同,兩人在家碰面的機會少之又少。他們把家裏需要辦的事情寫在紙條上交代給對方,為方便留存,紙條換成了筆電,沒想到,這一習慣保留了24年。

  央廣網北京2月9日消息(記者 高藝寧)“娟,也不知道你感冒好了沒?我給你買了點藥,放床頭櫃上了……”

  “全忠,元旦我和丫丫玩的美得很,吃的也美得很,美中不足,少了你……”

  在蘭州鐵路局蘭渝車隊隊長任亞娟家中,有23本家庭日記本,上面留下了她和丈夫的820多條只言片語,長達24多萬字。

  丈夫李全忠,是蘭州客運段寧波車隊副隊長,夫妻倆同在一個單位上班,但由於工作車次不同,兩人在家碰面的機會少之又少。他們把家裏需要辦的事情寫在紙條上交代給對方,為方便留存,紙條換成了筆電,沒想到,這一習慣保留了24年。

  夫妻倆的23本留言中,有普通的筆電,也有單位發的《工作手冊》和《客運工作寫實》,如今這些都被任亞娟整整齊齊地碼在一起,珍藏在一個精緻的木匣子裏。“再寶貴的記憶也有被遺忘的時候,現在想來,這些筆記對我們來説真是一筆財富。”

  23年過去了,任亞娟偶爾把過去的留言本翻出來看看,往事像過電影般歷歷在目。“雖説現在QQ、微信啥的都挺方便,但每次進家門後,第一件事還是只想去看本子上他有沒有寫什麼話,有沒有交代什麼,看完了心裏才踏實。”

  第一篇留言

  “全忠,丫丫已安全送回老家,我姨全家都很喜歡丫丫,你放心吧……”1997年5月,任亞娟在筆電上寫下了給丈夫的第一篇留言。

  因為工作繁忙,任亞娟剛休完産假,便把孩子送到遠在陜西寶雞的老姨家照看。然而,任亞娟身上的擔子沒有減輕,反而更忙了。

  “孩子送走後,總感覺心裏空蕩蕩的,就想著哪怕自己苦一些,也要多看看孩子。”任亞娟説,那段日子,她從北京出車回來,便接著收拾東西,給孩子買上些衣服和零食,又坐上趕往陜西的火車。“在那待上兩天回來,又該走車了,基本一直都在路上奔波著。”

  時間太匆忙,任亞娟每次回去都來不及換下藍色工裝。“我姨告訴我,有一次村裏來了個穿著藍西裝的婦女,我那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就跟著人家一直跑,邊跑邊喊,媽媽!媽媽!”

  任亞娟後來才明白,在一歲多孩子的認知裏,穿藍色制服的就是媽媽了。

  每次看孩子,並不能讓任亞娟心頭的思念緩解多少。“看著女兒的小臉蛋凍得通紅,我心揪的呀!一咬牙下定決心,不管多難,要讓她在我們身邊長大。”

  女兒李卓蔚兩歲時,任亞娟把她接回蘭州,送進了鐵路職工“全托”幼兒園。可能小小的心靈太害怕分離,每次都會死死地拖住媽媽。“經常是我連哄帶騙著跑出來,她在裏面哭,我就在院子裏偷偷抹眼淚。”

  等李卓蔚再大一些上小學,趕上父母都不在家,任亞娟就讓她到老師、同學、兩人的同事家裏借住。“別人家的女兒都是寵著,而我的女兒更像是散養。”

  為了彌補對孩子的愧疚,任亞娟對女兒基本上有求必應。“誰見了都説我太慣孩子了,我説沒辦法,道理我都懂,但我真的做不到!”

  任亞娟告訴記者,李卓蔚長大後,也會通過筆電識字、認字,偶爾也給爸媽留些小便條,卻從不在筆電上亂涂亂畫。“女兒説,你們的本子我不動,不影響你們倆。”

  1872千米的回家路

  “忠,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調到西安二組當班長了。我很開心。現在咱倆可以齊肩並戰了。咱倆都要努力一下,看看誰先考上列車長。”

  “娟,這趟車出去吃飯,有人聊起你,對你讚賞有加,我打心眼裏高興,老婆,我還挺自豪的!”

  夫妻倆的工作相似,也更能理解彼此的感受。任亞娟説,自己從普通列車員,到列車長,再到車隊負責人,每一步都離不開丈夫的支援與鼓勵。

  巡檢貨架行李、車廂衛生、消防器材,應對各種突發事故……當列車長時,任亞娟和同事們一直不停地穿梭在各個車廂。即便是輪班制,夜裏休班時被折騰起來也是常有的事,遇到難纏的旅客,任亞娟都耐心地勸慰解答。

  “蘭州到北京西這趟車,全程運作1872千米,一來一回就是三天。我們兩個列車長輪班,每人每天要站12個小時,一天下來走個幾萬步再尋常不過,回到家感覺腳都不是自己的了。”

  對於工作,任亞娟和丈夫都有著一根筋的態度,永遠把旅客擺在第一位。“家裏事情再多,也要先把工作上的事做完,再辦家裏的事。對方工作忙,我就把家務活兒全承擔了,一定不能讓他耽擱工作。”

  幾分鐘的站臺

  這幾天,一部短片《三分鐘》刷爆了朋友圈。短片中,即將上小學的兒子想念母親,便拜託姑姑,趁著母親的列車在站臺上短暫停留的3分鐘,見上一面。在任亞娟的印象中,一家三口有過無數次這樣的站臺短聚。“孩子小的時候,我倆就乘著火車停站的幾分鐘,把孩子帶到站臺交接給對方。”

  一次生日,任亞娟在站臺忙完後,即將搭乘前往北京的列車。遠遠的,任亞娟望見丈夫帶著女兒站在寒風中,女兒手裏提著蛋糕,凍得瑟瑟發抖。

  “與同事交接完工作,離開車已經沒幾分鐘了。我快步走過去,姑娘遠遠就喊,媽媽生日快樂!”任亞娟拿過蛋糕,匆忙蹲下來抱著女兒的臉親了一下,便轉頭上了火車。“當時好多同事看到這一幕都哭了,他們都説,你看咱這工作,真的太不容易!”

  去年情人節,任亞娟和丈夫都要跟車去往不同的地方。李卓蔚帶上精心挑選的對戒,一家三口相聚在蘭州火車站站臺,而這次相聚也只有短短的37分鐘……

  唯一的“全家福”

  在任亞娟家顯眼位置,有一張泛黃的照片,只簡單裱了框,相框被擦得乾淨透亮。這是一家人遊長城時的照片,也是一家三口唯一的合影。

  “女兒上小學的時候,一直問我,媽媽,你一直跑北京,北京到底長什麼樣?”任亞娟便跟丈夫商量,趁著女兒考完初中,無論如何也要一起休個年假,帶她去北京玩一趟。

  “那是我們三人唯一一次一起旅遊,在北京玩了五天。”回來的時候,任亞娟提議,一年到頭盡在鐵路上奔波了,也沒坐過飛機,這次咱們一家三口坐飛機吧,“於是我們就花了幾千塊錢奢侈了一把。”

  從北京回來,夫妻倆跟女兒許諾,明年帶她再出去玩一次,然而直到今天,這個承諾從未兌現過。

  女兒長這麼大,對她撒過多少次謊,承諾有多少次沒兌現,任亞娟早已數不清了。

  李卓蔚告訴記者,她報考乘務員,就是想看看爸媽到底在忙什麼,為什麼顧不上管自己。走上工作崗位,李卓蔚很快體會到了鐵路職工的艱辛,也逐漸開始理解父母。

  李卓蔚出的第一趟車,就遇到旅客把廁所堵了。“廁所故障不用就可以了,我當時完全可以不管它,可我就想,我爸我媽都能做到的事情,我為什麼不行?!”李卓蔚戴著手套,拿著一個破速食麵桶,一點一點把臟東西舀了出來,眼淚就在眼睛裏打轉。

  春節是萬家團圓的時刻,但在21歲李卓蔚的印象裏,一家人只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團聚過一回。任亞娟告訴記者,今年春節,一家人又不能一起過了。“雖然過年我們很少聚在一起,但想到自己服務的一車人都能高高興興地回家團圓,心裏就挺樂呵。”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