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紅月如眸 人約黃昏後:北京天文館千余市民觀月記

2018-02-01 08:4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記者蓋博銘)月影如沙,孤人賞月是一番情愫,千人共賞則另有不同。31日晚,北京天文館內,來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因月而聚,與月對望。

  百年一遇的“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而至。根據預測,最激動人心的全食階段從20:51分開始,月亮完全進入地球的本影,呈現出古銅色光芒。而“藍月”並不是藍色的月亮,是指在同一個月份內出現第二次滿月。“超級月亮”是指月球運作到近地點時顯得更大、更明亮。

  不到18點,北京天文館廣場內,魏曉凡早已架好攝影設備,準備拍攝月食“串像”。

  “我今年37歲,關注天文可有30餘年了。”魏曉凡説,月食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魅力,由於大氣變化等因素,月全食的具體樣貌可能會有差異。“等待的時候特別激動。”魏曉凡説。

  約19點50分,月亮左下方已逐漸模糊,漸漸“躲入”影子之中。在廣場內,反射式望遠鏡可以根據定位軟體自動跟蹤被觀測星體。八台望遠鏡前,觀眾們有序排著隊,“我拍到了!”“好漂亮!”觀眾們不時感嘆。

  “關鍵就是要看細節,現在月食剛開始,亮度還很高,細節很清楚。”陳梓萌小朋友微調反射式望遠鏡,像個小專家一樣給媽媽介紹著。

  “看到月海了麼?”媽媽微笑著問陳梓萌。“看到了!看到了!。”陳梓萌激動地回答。

  月光漸漸淡下,如眉、如鉤……

  21時許,月亮潔白的底色逐漸消逝,呈古銅色,好似天空閉上了眼睛。“由於太陽光經過地球大氣折射和散射,本影中的月球呈現出暗紅色。”現場工作人員為大家普及知識。

  現場觀眾用手機、相機記錄著天象,孩子們興奮地在廣場上蹦蹦跳跳。“更有月明千頃、一時留”,月光下是父母與孩子的笑臉、是情侶間的嬉鬧、是朋友間的歡慶。夜雖寒,但人情暖。

  “這就是最生動的科普課啊。”北京天文館工作人員李鑒説,大家聚在一起觀察大自然,體會自然的魅力,可以激發科學興趣,這種活動十分有意義。

  年近八旬的材料領域專家海錦濤也來到現場。“天空是最美麗、最深奧的領域,希望大家多觀察自然。”海錦濤説,熟悉天文知識不僅有科普價值,也可以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人生觀。

  觀眾逐漸散去,天文館回歸寧靜。月圓月缺、月升月降,歲歲年年亦是週而复始,但明日之月終有不同,期待下一次紅月高懸,期待下一次為科學相聚。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