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5.18億年前海底“毛毛蟲”被發現 係寒武紀奇異生物

2017-12-05 13:1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南京12月5日電(記者王玨玢)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兩國古生物學者新近在中國澄江動物群中,發現一種新的寒武紀奇異生物。這種奇異生物生活在距今5.18億年前的海洋底部,形似現在人們常見的“毛毛蟲”,科學家將之命名為“長形黎鐮蟲”。

  本次研究領導者、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員趙方臣介紹,此前發現的最早黎鐮蟲標本,位於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巖生物群,距今5.05億年曆史。而此次在雲南澄江動物群發現的兩塊長形黎鐮蟲化石,不僅將黎鐮蟲出現的時間前推了1300萬年,而且更完整細緻地展現了黎鐮蟲身體形態特徵,為人類更好地理解寒武紀大爆發時期的動物提供了新證據。

  從形態上看,此次發現的長形黎鐮蟲體長在1.5至2釐米之間,它們的背部長滿鱗片,身體兩側各有一排彎彎的長刺,形態與現在人們常見的“毛毛蟲”非常相似。科研人員推斷,這些長形黎鐮蟲生活在寒武紀時期的海洋底部。它們視力極弱,只靠身上的感光細胞感知周邊環境。平時它們趴伏在海洋底部,以海底的菌類和藻類為食,實在需要運動時,才像蝸牛一樣,緩慢地挪動到下一個覓食點。

  寒武紀大爆發一直是古生物學界研究的熱點。在距今5.41至5.20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幾乎現生所有動物門類在短短兩千萬年的時間內快速出現,並經歷大規模輻射式演化。

  “長形黎鐮蟲就是生活在寒武紀時期、且非常原始的一個動物種類,它可能與現在的腕足動物和軟體動物具有親緣關係。雖然它們早已滅絕,現在也沒有‘直系親屬’存活,但了解它們的形態和生活習性,仍然對人類了解早期動物、研究動物起源具有重要作用。”趙方臣説。

  相關研究成果已于近日發表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的《科學報告》上。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