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來到大理,就在距離李德昌家幾十米外的洱海岸邊“立此存照”,也留下一份囑託。
習近平:我跟你們的省委書記、省長在洱海邊上合了一張影,我説,我現在看到這個水,希望多少年後再照一張照片,那時候水比現在更乾淨、更清澈,如果不乾淨了,我要找你們。
“治湖先治污,治污先治源”。今年三月開始,大理州開啟了搶救保護洱海的七大行動,大大減輕了洱海的入湖污染負荷。
大理市市委副書記、洱海保護七大行動指揮長張勇:特別是生活污水的收集處理,垃圾收集清運,違章建築、餐飲客棧的整治,至少可以防治洱海水質進一步變壞。今年還沒有發生藍藻水華現象,有望實現六個月以上的二類水質目標。下一步要常抓不懈,就是生産方式生活方式要是環保的的,這樣對河道、對農田都是減少污染的,進入洱海的污染負荷也會減少的。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自然壞境”,習近平總書記的反覆叮嚀,迴響在古生村民的心中。白族姑娘杜彥樂作為洱海保護志願者,感觸到了老百姓內心的變化。
杜彥樂:我們還開展了一個小手拉大手的活動,孩子在家裏和家長説,不要亂丟垃圾啊,家長就覺得,我孩子都有這樣的保護意識,我得做好榜樣。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蒼山洱海生態之美孕育了獨屬於大理的文化與傳統,一份“鄉愁”,也寄託了總書記的希望。
習近平:你看這樣的庭院住著,比搞成一個西式洋房要好,我説農村建設要留得住綠水青山,記得住鄉愁,特別是你們依山傍水,這個是得天獨厚的,我説是流連忘返,捨不得離開。
傍晚時分,夕陽下蒼山分外動人,“鄉愁小院”靜靜守候在洱海之畔,李德昌説,總書記再來時,希望他仍然“捨不得離開”。
李德昌:總書記也和我講的,我過幾年要再來的,希望總書記再來一次我們鄉愁小院,想要和總書記説我們古生村翻天覆地的變化。
習近平:看到你們有這樣的好的生活,我們為你們感到高興,祝你們生活越過越紅火!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