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如今看病不一樣:全民醫保惠農村 異地報銷不再難

2017年09月21日 08:49:2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三顧醫生治感冒

  ◆ 孫海波 廣東省珠海市 公務員

  兩個月前,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重感冒。起初沒當回事,頭疼腦熱的,見得多了,按照套路自己治療,第三天沒扛住,高燒不退,去了醫院。

  10分鐘出查血結果,醫生看了看説,病毒引起的感冒,沒事。開點藥吧,退燒的、緩解感冒症狀的,再加點兒中成藥抗病毒,差不多了。抗生素就不開了,輸液也用不著。感冒有個過程,不要太著急。

  將信將疑,燒得這麼厲害,擱在以前,直接輸液了。記得女兒不到1歲,兩次門診看感冒,都看成了住院輸液,那樣子想想就可憐。現在可好,醫生主動説不用,我還嘀咕,這病能很快好嗎?

  回家,憑藉老經驗,挑著服藥。兩天后,中燒低燒輪番上陣,還多了痰咳,人怏怏得沒精神,第六天又找回醫生,讓認真再看看。醫生説藥基本還是那樣,微調一下,估計是身體不比年輕時,恢復得慢。加個微信,有情況及時説。

  發燒止住了,咳來咳去不見好。就一天換一種藥,中間又去復查。醫生很肯定地説:藥是對症,可能是流感,恢復慢。這樣,一次重感冒,前前後後十多天才痊癒。

  去醫院看個感冒居然這麼久,放在以前那不得各種著急抱怨。記得前些年,凡高燒的感冒,醫生第一時間就讓輸液,醫院收入多啊。自己也不覺得有問題,好得快啊。後來覺得,老是這樣動不動輸液,還不把病毒給慣壞了?現在雖然痊癒得慢一點,可對身體的傷害小了很多。

  換位思考。醫生接診我3次,堅持基本判斷和用藥,沒開抗生素、沒輸液,這得有強大的心理,蠻不容易的。估計在醫生眼裏,我就是一個過度治療的標本,可他不好意思説,於是加了微信,釋放出溝通的信號。重感冒的確需要一個治療過程,這位醫生為我考慮,虎狼藥還是儘量不要用。可這也需要患者的理解,需要具備一定的醫學常識。由此看來,醫生和患者如果多一些溝通和信任,把各自想法敞開了,估計這治療過程就會愉快一些。

  縣醫院越變越好

  ◆ 陳希國 吉林省長春市九台區 退休公務員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自然規律。退休後,我的身體逐漸轉差,一天到晚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疼,大病小病總不斷,隔三差五去醫院。

  我們縣醫院前些年條件很差,房舍破舊,設備簡陋,專業醫生奇缺、看病很不方便。 2012年的一個夜晚,我突然腹痛不止。我家離醫院走路要用1個小時,坐車也得10分鐘。那時縣醫院還沒有救護車,孩子們在大街上找來了一輛三輪拖拉機,我站在車鬥裏堅持到了醫院。之後前屋掛號,後屋找人,看上病已經是淩晨兩點了。大夫也沒咋檢查,只是簡單看看,説是氣滯造成的。還別説,這麼一折騰,氣通暢了,肚子竟然不疼了。也沒確診是啥病,稀裏糊塗就回家了。

  最近這幾年,縣醫院的變化可太大了,選新址,蓋新樓,購置新設備,引進新人才,各個方面大有起色。今年9月的一天,我頭暈很厲害,家人立即打120,不到10分鐘救護車就開到我家樓下。到醫院一查,竟然是腦梗復發,必須住院。經過縣醫院醫護人員一週的精心治療,我痊癒出院。

  如今我們的縣醫院不僅設備先進,醫生的服務品質也很優良,費用也不貴。我住院一週,去除醫保報銷的部分,自己才花500元。可以説,現在看病不難也不貴。這是我個人的體會。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