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取消和下放一批工業産品生産許可、簡化審批程式。可以想像,此項改革一齣,有多少大中企業,包括近年“雙創”中涌現出的小微企業定會大抒胸臆、拍手稱快。
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制度1984年建立實施,初衷是從源頭加強品質監管。應該説,這在當時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這個“許可證”畢竟帶著計劃經濟時代的深刻痕跡。
有關統計表明,經過多輪改革特別是2015年李克強總理力推“放管服”以來持續加大改革力度,工業産品生産許可已從最初的487類縮減到目前的60類,許可前置條件大幅取消。
然而表面看似減少了不少,但實際內裏層層疊疊,依然嚴重羈絆著實體經濟快速發展的腳步。眾所週知,實體經濟不振是當前經濟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而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煩苛的現行工業許可證制度極大地束縛著製造業的手腳和活力。我們不妨聽聽總理在當天會上怎麼説的:“掰開來看,這60個大類裏面又套著一些小類,小類裏面還有單元,單元裏面還有品種,林林總總有近千個,並且多個部門存在高度重復許可的問題。”
手腳被捆得如此死,企業還如何發展?真是不勝其擾。所以只能導致兩個後果:一是我怕了,不投資了、不建廠了,這直接造成有效投資增速放緩;二是你用“證”攔我,我就用“假”來對付,這又直接造成無證生産、假冒偽劣等情形的發生。用總理的話説就是,繞開前置審批和事前監管,衝擊國家的品質標準。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