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楊秋
“農民需要一個精神煥發的村莊。”
在《塘約道路》這本約7.7萬字的書中,作者以扶貧攻堅為主題,闡述了塘約村由“貧困村”變身“小康村”的故事。
塘約村風貌
2016年,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0030元,村集體經濟達到202萬元,全村森林覆蓋率達76.4%,林地資源面積1200畝,其中成材林蓄積量4萬餘立方米。
而三年前,塘約村還是每人平均收入不足4000元,村集體經濟不足4萬元的國家級二類貧困村。
曾經的貧困村,如何僅用三年就做到了“百姓富”+“生態美”?
“千難萬難,黨員幹部帶頭就不難”
“千難萬難,黨員幹部帶頭就不難。”行走塘約,群眾口中經常冒出這樣的話,聽得出一個好的基層班子對塘約村的影響之深。
塘約村舊貌(資料圖)
2014年夏,一場山洪讓原本已經窮困潦倒的塘約村生産生活瀕臨絕境。一時間,塘約面臨著“千難萬難”,這也激發了以村支書左文學為代表的塘約村十余名村幹部“窮則思變”的決心。剛改選不久的村“兩委”成員在上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決定以抗災自救為契機,凝聚群眾、抱團發展。
面對一貧如洗的廢墟,怎麼辦?
災情發生第二天,時任安順市委書記周建琨來了。在他的啟發下,左文學毅然決然地帶領大家辦起了合作社,把各家分下去的責任田全部集中起來,統一經營管理,實現産業規模發展。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左文學説:“選好一個路子,建好一個班子,帶好一支隊伍,用好一套政策,面貌就會大改變。”
千頭萬緒,抓住産業成為引領
合作社的成立,讓曾是一盤散沙的塘約村盤活了原有資産,有了穩定的財富積累途徑,也讓村民們看到了小康生活的希望。
塘約村大棚蔬菜
芹菜、韭黃、羊肚菌、香菇、蓮藕、番茄……規模化的産業成為了塘約村發展的“頂梁柱”。2015年,塘約村集體經濟達80萬元,2016年,村集體經濟超過200萬元,村子開始富裕了。
如今,塘約村所有村民根據自有土地情況,以每年每畝700元、500元、300元的價格流轉給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農戶則在合作社上班,每天可獲得80元的工資。到了年底,農戶憑藉土地股份佔有率還可享受利潤分紅,百姓也開始富裕了。
村裏還成立了建築隊、運輸隊、婦女聯合創業中心等,為村民提供就近就業的機會。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村民的就業問題,也讓村民的收入有了保障,讓塘約一躍成為脫貧致富的“榜樣”。
塘約村民居
目前,塘約村又在規劃實施“六村聯營”活動,準備聯合周邊5個村莊,把塘約的經驗做法推廣出去,統一種植、擴大産業規模、規範管理,帶動周邊老百姓增收致富。
不忘初心,環境與經濟齊頭並進
寬闊的瀝青路,靚麗的小樓房,蔥郁的村邊樹,蔚藍的頭上天……走進今日塘約,目所能及都是欣欣向榮的産業與優美的生態環境交相輝映的畫面。
塘約村生態河道
作為一個先天自然環境良好的傳統村莊,塘約村在轉型升級的路上始終“不忘初心”。
2015年,村集體有了“第一桶金”。村裏相繼建起了活動廣場、疏通了生態河、鋪上了瀝青路、統一規劃了村房屋建設、美化了村容村貌,改變了基礎設施落後、村容村貌陳舊的過往。
如今的塘約村,從村裏環境到村民的神情笑貌,到哪都能感覺到一股新鮮勁兒。
“農民需要一個精神煥發的村莊。”
念及當下,更要顧及長遠。面向未來,塘約人還將以“不達目的誓不休”的氣魄長遠謀劃,以“百姓富、生態美”為目標,繼續深挖可推廣可持續的“塘約富礦”。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