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4日消息(記者李琳 孫利 王亮)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月28日,我國自主研制的“米級快速定位北鬥芯片”正式推出,我國汽車全面進入米級導航時代。昨天,在參加全國“兩會”的科技界政協委員駐地,央廣記者獨家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北鬥係統副總設計師楊元喜。
幹北鬥的人常說一句話:北鬥的運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在楊委員看來,北鬥引領汽車產業進入精準服務時代,只是北鬥運用的一個方面。“米級定位服務的概念是什麼?就是車子在公路上開,你不會選錯車道,車道級誤差都可以檢測得出來,為整個交通管理、精準應用甚至精準農業應用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據楊元喜委員介紹,去年我國衛星導航產值1750個億,北鬥產業貢獻率超過20%。今年肯定有更大突飛猛進的進步,比如剛才的新聞,就是多個行業共同利用北鬥衛星信號,為用戶提高米級定位與導航服務。
記者:作為一個普通駕駛者,現在用手機是否意味著已經使用北鬥功能了呢?
楊委員:我估計用不了5年或者10年,只要中國產的手機,應該都有北鬥衛星發射的導航信號和時間信號。
北鬥二號衛星導航係統打了一手完全自主的“中華牌”,成為大國強國的重要標志,現在已經覆蓋一帶一路沿線近30個國家,而它的目標顯然不止于此。
楊委員介紹說:“2020年要形成全球覆蓋能力,2018年形成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能力,這兩年北鬥的進展是突飛猛進的。”
“全球衛星導航係統叫北鬥三號。今年是北鬥三號的開局之年,也是北鬥全球衛星導航係統的開局之年。今年,各種衛星載荷的研制、衛星定制都已經開始,也許今年4月份或者6月份就有北鬥全球衛星導航係統的衛星發射。一箭雙星是主流,條件成熟就有一箭四星的可能。”說到北鬥三號,楊委員的聲調明顯高了起來,他一連用了三個“獲得感”來描述未來的北鬥發展。
楊委員說:“如果有一天,中國的老百姓打開手機,是中國的北鬥提供導航和時間信息,是不是很自豪!如果有一天,我們的指揮平臺用中國北鬥進行時間同步,用中國北鬥提供的信號進行定位和指揮,整個國防會有獲得感!更重要的是交通,我們的鐵路、公路、航路,如果都用中國北鬥,老百姓是不是一種獲得感!”
這些年,關于北鬥的應用消息應接不暇。4000套北鬥報災終端將在北京全境部署、北鬥首次實現電力故障遠程監控、上億臺手機里擁有北鬥信號……中國的北鬥正在一步步搶佔更大的全球市場,一點點培育用戶的依賴感。用楊委員的話說,總有一天“北鬥不工作你會不自在”。
楊委員說:“如果真能把中國北鬥用到極限,用到各行各業,老百姓對這些重大基礎設施的獲得感就會明顯增強。金融、電力、交通等等方面,你可以想象,終有一天,大家對北鬥會產生明顯的依賴和獲得感。未來,也會有這一天,北鬥不工作你會感到不自在。”
作為政協委員,楊院士不斷利用提案促使帶動北鬥的發展,這些關注國家安全的提案正在得到落實。“我曾經提過,核心部門、核心基礎設施用中國北鬥導航係統而不是GPS,比如國防、公安等,一旦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形成能力,用自主可控的衛星導航係統是合適的,對國家安全是有幫助的,國家有關部門正在落實。”
與此同時,楊委員還在不斷呼吁構建統一的時間體係。他認為,這是國家主權問題。習主席今年有一個重要指示,要下大力氣建好中國自主時間體係,科技工作者也正在落實指示,時間體係能為國防、國家安全、金融、電力提供統一的時間標準和時間終端。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