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包裝間內,愛博諾德公司工作人員正在生産人工晶體
光明網 李政葳 邱曉琴
醫療衛生事業蓬勃發展,醫療器械常被冠以“永遠的朝陽産業”的美譽。隨著國産技術不斷創新,國內高端醫療器械市場長期被外國壟斷的局面開始發生轉變,過去“只跟隨不超越”的歷史也將逐漸被打破。
一枚小小的人工晶狀體、一款國産腦起搏器……在中關村科技園昌平園內,這批“自主創新”高端醫療器械正在給越來越多的患者帶去福音,“中國智造”也成了一張張靚麗名片,折射著大寫的“中國驕傲”。
“自主創新”破局國外壟斷
“腦起搏器一旦實現國産化,我國帕金森病患者就可以享受到價格適中而療效與國外産品相當的腦起搏器……”在人體模型前,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馳公司”)總經理郝紅偉一邊介紹國內腦起搏器發展現狀,一邊展示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
數據顯示,我國帕金森病患者近300萬。目前,腦起搏器主要用於帕金森病治療,也是全球公認的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最佳神經外科療法。然而,我國高端醫療器械絕大部分依賴進口,神經調控是國際發展迅速、高達200億美元的器械和服務市場。
腦起搏器産品演示場景
科技園內,這家品馳公司生産的腦起搏器則成了國內企業在該領域的破局者。郝紅偉告訴,自2000年依託清華大學完成項目調研,啟動腦起搏器、迷走神經刺激器等系列化神經調控産品研發以來,産品參照載人航太工程標準,已成為“中國製造”的最新代言。“與國外産品相比,我們産品重量更輕,壽命更長,技術水準明顯提高。”郝紅偉坦言。
與腦起搏器情況類似。治療白內障的可折疊人工晶體也是長期被國外壟斷、國內空白的醫療器械高值耗材,但它又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的關鍵性産品。
國內與心臟支架、人工關節等50%以上的國産化率相比,針對眼科領域的人工晶體國産化才剛剛起步,而這一步正是愛德諾德邁出的。2010年,愛博諾德(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解江冰博士辭去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高薪職位回國創業。
“堅定研發生産以可折疊人工晶體為代表的眼科醫療産品為企業發展方向。”解江冰表示,2016年,可折疊人工晶體就被《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列為十大重點領域之一——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先進治療設備重點産品。
科技成果轉化惠及民生
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指出,我國很多重要專利藥物市場絕大多數為國外公司佔據,高端醫療裝備主要依賴進口,成為看病貴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中關村科技園昌平園內,一枚小小的人工晶狀體、一款國産的腦起搏器,不斷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並不斷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讓更多患者受益。
帕金森病患者手術前後對比
有統計顯示,品馳腦起搏器上市第一年便累計植入超過1000例次,截至2016年7月,累計植入超過4500例次,品馳腦起搏器為首例植入患者健康護航第7年,平均為每位患者節約支出近8萬元,為患者總共減負近2億元。郝紅偉還提到,産品上市3年多來,已覆蓋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的130多家三甲醫院和腦專科醫院。
“目前,我們已與國內350多家醫院展開闔作。”解江冰告訴,從2014年開始,他們的人工晶體共使得近14萬白內障患者受益。“去年,人工晶狀體銷售8萬餘片,售價比進口産品低30%至50%,每片晶體至少可為患者省去1000元花費。”
俏銷國際折射“中國驕傲”
7年前,解江冰博士回國創業時的最初印像是,“這個領域,國內不缺乏産品,缺乏好産品。”經過團隊的多年努力,愛博諾德不僅在人工晶體産品逐漸替代進口,有效降低了患者就醫壓力,他們的産品還逐漸走出國門,成為“中國智造”的一張靚麗名片。
了解到,2016年,愛博諾德人工晶體成為中國援助非洲的醫療物資,入選了援助非洲“光明行”醫療援助活動。截至目前,“中國晶體”代表著“中國製造”高端眼科産品走向國際市場,已走進委內瑞拉、喀麥隆、科摩多、蘇丹等國家,成功幫助這些國家的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
工作人員檢查人工晶體産品細節
同樣在去年,品馳公司的腦起搏器系統也經過了全球頂尖認證機構英國標準協會(BSI)權威審核,通過歐盟CE認證並獲頒證書。這就意味著,“中國製造”已經符合歐盟制定的相關指令法規,有資格進入歐盟市場。
“每一個産品都要認認真真去做,這需要一種工匠精神,我們不能允許任何瑕疵。品質要擺在創業的首位,如果一百次手術都及格,有一次不成功,人家只會記住是你的産品出的問題。”在解江冰看來,市場競爭的焦點是産品品質, 沒有優良穩定的品質, 任何産品都難以在市場競爭上佔有一席之地。“像華為、vivo的手機,只要産品做得好,就一定有市場。我們的産品品質,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同類進口産品的水準。”解江冰説。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