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述評:中國之光撥開全球化迷霧

2017年01月19日 09:26:3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中國怎麼做

  針對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趨勢的關注,習主席強調,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將著力提升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不斷激發增長動力和市場活力,積極營造寬鬆有序的投資環境,大力建設共同發展的對外開放格局。

  專家指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不僅為推動中國可持續發展指明瞭方向,對其他國家也有借鑒意義,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中國智慧”。

  習主席還宣佈,今年5月,中國將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用合作成果。“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達到500多億美元,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開花,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但成效惠及世界,蘇格蘭皇家銀行高級經濟學家馬庫斯賴特對此深有感觸。他表示,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倡導成立亞投行、積極推進國際産能合作等舉措,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交通、電力、醫療衛生和網際網路等基礎設施是一切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而全球基礎設施投資仍存在巨大缺口,”賴特説,“不管是亞投行還是‘一帶一路’倡議,都對彌補全球基礎設施投資缺口具有重要意義。”

  英國《金融時報》一篇評論文章指出,中國正在迅速成為自由貿易和開放經濟的領導者,“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重大項目。“如果現在大家要想想自己應該走哪條路,未來在哪,那麼就請看一看中國”。

  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歷史是勇敢者創造的。讓我們拿出信心、採取行動,攜手向著未來前進!”習主席的話擲地有聲,為全球化進程指引方向。(參與記者:有之炘)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