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習近平: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2016年12月27日 14:32:13  來源:學習中國
字號:    

 

  “人民檢驗觀”。“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在習近平心中,“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他要求在決策和推動改革中“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這不僅是我們黨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動標準,也是在新的歷史階段開展一切工作的評價尺度。習近平指出:“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證。”他強調:“作風是否確實好轉,要以人民滿意為標準”,“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

  “人民監督觀”。在習近平心中,人民是最好的監督員,接受群眾監督是黨員和幹部的義務和光榮。他始終強調黨員幹部“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群眾評議和社會監督。”他説:“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從嚴治黨必須依靠人民,要織密群眾監督之網,開啟全天候探照燈,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表現都要交給群眾評判。”

 

  “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國者,以民為基”。習近平的人民觀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繼承和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民觀的繼承和發展,是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新探索新實踐。習近平指出:“我們黨是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繫中成長、發展、壯大起來的。人民是黨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沒有人民的支援,黨就不可能生存和發展,就一事無成。因此,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優勢。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削弱和丟掉這個優勢,否則黨的一切工作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招致挫折和失敗。”

  (本文來源:學習中國)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