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航太員首次接受“天地採訪”——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對話編輯部
新華社全媒報道平臺值班副總監李柯勇:景海鵬指令長、陳冬,你們好!受新華社領導委託,我代表全社同志向你們兩位特別的同事致以特別的敬意和感謝!這些天來,你們發回的“新華社特約記者太空日記”的網路閱讀量累計已超過1億人次。這也是歷史上航太員首次以新聞記者的身份從太空發回報道。面對全國、全世界的受眾,你們想説點什麼嗎?
景海鵬:到目前為止,神舟十一號進入太空整整30天(截至11月15日)。這30天期間,在緊張的工作之餘,我們也通過舷窗瞭望,看看世界各地的風景風光,特別是飛船經過祖國上空的時候,我們倆非常激動。説心裏話,在茫茫太空,時刻感受到祖國和親人的牽掛,感受到全球華人對我們的關心鼓勵和支援。借此機會,我們也向全國人民表示感謝,向全球華人表示最美好的祝福。
李柯勇:再過幾天,你們就將返回地球了。在即將告別太空的時候,能否描述一下你們的心情?
景海鵬:這些天來,領導、同事、戰友們都在地面上支援我們,他們連軸轉地值班,為我們加油鼓勁,所有的飛控人、航太人都在為我們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援。後面還有兩天時間,我們會把各個細節做得細而更細、嚴而更嚴,確保載荷的安全。
陳冬:現在的心情有一點留戀和不捨,但也有高興和興奮。留戀和不捨主要是因為馬上就要離開天宮二號。在這裡我們生活工作了30天,這裡就像是我們在太空的家,所以還是有些不捨和留戀。高興和興奮是因為我們就要回到我們的“大家”,回到我們的地球,回到我們的祖國。我們也會把後面的工作做好,安全順利圓滿地完成這次任務,返回到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
李柯勇:返回之前,你們要進行哪些工作?
景海鵬:這幾天各項工作還在如期進行,並要為返回做些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在軌産生的實驗數據的回收,二是艙內環境的整理,三是離開天宮之前進行狀態設置。
關於數據收集、樣本回收,目前大部分實驗都已經做完了,相關的數據基本上有一小部分已經下傳到地面,其他部分數據量太大,只能就存儲到卡上,由航太員帶回地面。另外,在太空栽培的生菜、結繭的蠶都是要帶回來的。還有在太空中採集的尿液、唾液等樣本,還有離軌前採的大氣微生物樣本,也要帶回地面來分析。
陳冬:艙內環境整理,一項任務是搬東西,就好比打包行李。最開始進入天宮二號的時候,我們搬了很多東西進去,包括生活用品、實驗用的東西等,大大小小的都有。包括鍛鍊用的自行車,也是在軌展開的。那就是在佈置太空中的一個家,現在相當於要搬回地球了,回來之前要把帶過去的那些東西再挪回到應該放的位置。有些東西要在天宮綁一下,綁的工作也比較費時。
航太員中心總體室副主任設計師張建麗解説:有些東西在發射狀態中是安裝好的,在軌打開用了,解開的過程比較複雜,再裝起來過程也比較複雜。實際上,一些實驗項目結束得早,打包工作也比較早就陸續開始了。
陳冬:在太空打包很費勁,人和繩子都是飄的,繫上一邊,另一邊就飄起來。而打包不能馬虎,包綁成什麼樣、放在哪個位置,帶子是斜著打結還是順著打結,都是有明確要求的。
景海鵬:我們離開之前要把天宮打掃得乾乾淨淨,該收的東西收走,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垃圾放在天宮上是比較危險的,為了保證天宮後續任務,必須帶走。殘余食品垃圾、衛生用品垃圾,還有在軌實驗産生的一些垃圾,比如電池、電極,都打包後放入軌道艙,然後隨軌道艙墜入大氣層銷毀。
和地球上把垃圾丟進垃圾箱不一樣,我們需要把廢棄物放入壓縮袋,這有點類似于平時家裏打包被子用的真空袋——中間有個單向閥,把骨條拉上後,再用抽氣筒抽氣。
張建麗解説:對廢棄物的體積進行簡易壓縮、分類處理,可以保證廢棄物不會佔用航太員太多的活動空間。另外,垃圾如果暴露在空氣中,很快會産生異味。以後空間站會有類似壓縮機這樣的垃圾處理器,也有可能設置大垃圾桶和垃圾區。
陳冬:臨行狀態設置,有點類似于長期離開一間房子之前要斷水斷電。天宮二號今後還要被長期管理,和貨船對接,我們要保證整個電、水、氣、通信都設置到位。總共大概有四五十項狀態設置。
張建麗解説:天宮二號在後續執行無人任務的時候,可以通過此前的狀態設置,向地面傳輸有效參數。
陳冬:這次任務,全國人民、全世界華人都很關心我們,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支援!希望大家能夠繼續關注航太,關注我們載人航太的發展。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