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現水質惡化 內蒙古地下水超採問題突出
除了大氣污染,四省份在水治理方面也普遍存在問題,河流、地表水污染,地下水超採等現象突出。
這其中,黑龍江的阿什河流經哈爾濱市香坊、道外區後,水質明顯惡化,成為松花江一級支流中唯一劣Ⅴ類水體,2015年入松花江口內斷面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平均濃度,與2013年同比分別上升8.8%、12.4%和5.2%。
內蒙古則被指全區存在“好水減少,差水增多”的問題。2015年,全區90個地表水斷面中,達標斷面同比下降7.7個百分點,劣V類斷面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其中,黃河支流12個斷面中5個,西遼河流域14個斷面中7個水質持續惡化。
反饋中還指出,內蒙古全區地下水超採問題突出,通遼、呼和浩特、包頭等多個盟市地下水水位下降明顯。
在江蘇,連雲港市灌雲縣臨港産業區、灌南縣化工産業園區企業違法排污問題突出,周邊地表水污染嚴重,七圩閘和大咀大溝化學需氧量分別超過地表水Ⅳ類標準約50倍和8倍。
另外,長江江蘇段分佈有30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現場抽查12個,8個存在環境違法問題。《江蘇省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條例》實施後,鹽城、連雲港、泰州、南通、揚州5市仍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違規建設70余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部分甚至無污染治理設施,帶來污染隱患。
河南省則被批“部分河流污染問題突出”。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指出,與2013年相比,2015年全省納入監測的16個重點小流域有5個污染程度明顯上升;納入國、省控監測的49條河流94個監測斷面中,14條河流24個斷面污染程度上升明顯。(完)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