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融資難、融資貴怎麼破? 多位行長開出“藥方”

2016年11月15日 13:33:38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人民網北京11月15日電 (李海霞)小微企業作為經濟增長動力、就業貢獻源泉,在新常態下,顯得尤為重要。然而,銀行信貸業務天然具備規模經濟的特徵,導致其在同等條件下更為偏向服務大企業、大客戶,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風險暴露導致其貸款環境更是“雪上加霜”,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解決。多位銀行行長對此回應稱,中小銀行在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援中作用越來越大,可以通過大力扶持中小銀行作為突破口。

  13日,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位中小銀行高管、政府與監管層代表、經濟金融領域專家共同出席了由中國中小銀行發展論壇主辦的“中國中小銀行發展論壇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年會”。

  小微企業融資突破口在中小銀行

  “發展普惠金融,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小微企業,是既定國策。然而儘管國家三令五申,小微金融服務欠缺的局面依然沒有太大的改觀,這就需要分析深層次的原因。”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中行前行長李禮輝在會上如是説。

  在李禮輝看來,小微金融業務分散,銀行的經營成本高。小微企業資本實力弱,很難抵抗市場價格大幅波動和嚴重自然災害的衝擊,因而信貸違約概率高,銀行的風險成本高。

  “這應該是大中型銀行不願意多做小微金融業務、小銀行也逃離小微金融市場的經濟動因。”李禮輝建議,為此,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創造小微企業、小微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環境,鼓勵和扶持小銀行的發展。

  中小銀行在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援中作用越來越大。央行研究局前所長、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也認為,可以通過大力扶持中小銀行作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的突破口。

  在一份由姚余棟參與的報告中指出,同大銀行相比,中小銀行有“小而美”的優勢:一方面,他們對當地經濟更加了解,對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資信情況更加了解,“資訊不對稱”劣勢較弱;另一方面,他們組織精巧、簡約,也具備更細緻、更多渠道了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和信用狀況,即蒐集“軟資訊”的能力更強,具備“小銀行優勢”。

  銀監會數據顯示,中國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餘額中,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佔比分別由2015年3月的35.02%、22.87%下降為2016年6月末的33.74%和 19.44%;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餘額佔比由2015年3月的20.13%、20.74%分別上升到2016年6月的22.05%、23.68%。以近期上市的無錫銀行為例,該行的中小企業貸款客戶佔全行公司類貸款客戶的 99.53%。

  “在發展三農業務的過程中,中小銀行可以發揮地域優勢,下沉機構佈局,創新産品設計,打通涉農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補齊大型銀行無法觸及的服務短板。”姚余棟説。

  從戰略角度看到中小銀行發展問題

  中小銀行該如何轉型和創新?在光大集團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吳富林看來,發展不是一個單體的事件,而是一個系統的事件,中小銀行的發展需要大智慧。“我們感覺到單體的、專業的視角是重要的、基礎性的。但是系統性的宏觀的,戰略性的思考是尤其重要的。”

  從具體來看,李禮輝則認為,要從著力改進小微金融政策、調整銀行業市場結構和創建共用金融平臺等三方面鼓勵和扶持中小銀行的發展。

  李禮輝建議,一是著力改進小微金融政策,保障小銀行可生存、可盈利、可發展。實行按金融服務對象區分的差異化稅賦政策,對商業銀行發放給涉農與小微企業的貸款,免除或大幅減少增值稅和所得稅,補償銀行承擔的部分風險成本。

  同時,探索建立政策性擔保、政策性保險與商業性保險、商業銀行信貸相結合的涉農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不僅如此,還要進一步完善農産品期貨市場制度,研發新的涉農期貨品種,延伸期貨市場服務範圍,支援涉農企業利用期貨工具規避市場風險。

  二是著力調整銀行業市場結構,促進小微金融補短板、走訪基層、上臺面。適度放寬小微金融準入門檻,允許民間資本投資建立小微金融機構,包括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資金互助社、小額擔保公司、典當行等,民營小微金融機構應享受同等稅賦優惠,做到正常經營能有適當盈利,不至於虧損。

  同時,還要改進小微金融業務監管,市縣一級的金融監管部門應以小微金融業務監管為重點,加強對小微金融機構的業務輔導,同時應該允許“灰色金融”市場的資金從“地下”轉到“地上”。

  三是著力創建共用金融平臺,節約小微金融的經營成本、交易成本、風險成本。

  然而,多位中小銀行行長也表示,變革和創新不是要拋棄一切。“尤其是歷經幾十年淬煉積澱的獨特優勢不但不能丟,還應該強化,而這也恰恰是推動變革和創新的支撐和基礎。沒有這些獨特優勢,我們要大刀闊斧進行變革和創新會有基礎不牢難以為繼的可能。”廣東順德農商行董事長姚真勇如是説。

  深圳農村商業銀行董事長李光安也表示類似的看法。在他看來,中小銀行的發展只有立足於長處。“我們的長處是什麼?就是堅持深耕社區和中小微企業,做小微企業和社區居民的零售業務。社區對我們業務發展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這是一種錯位經營,也發揮了農商行的最大優勢。”

  不僅如此,多位與會人士認為,要允許業績好、信譽好、有一定規模的小微金融機構上市,應該將中小銀行上市作為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

  2007年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三大城商行上市之後,直至2016年江蘇銀行上市,之後暫時再無中小銀行上市。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A股市場的市場體量逐步擴大,能夠承接中小銀行上市。”姚余棟建議,相關銀行可以充分利用現有政策,通過重大資産重組等方式登陸A股市場,同時可以利用證監會相關政策優惠,加快上市進程。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