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領導集體對民主生活會制度愈加重視,並且率先垂范。例如,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踐行“三嚴三實”情況,討論研究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措施。
配圖: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自成立以來,中國共産黨對黨內監督機制進行了不斷的思考、探索與實踐。視點君翻書找到下面幾個片段,雖難以反映歷史全貌,但仍可供大家學習了解。
1927年4月底至5月初舉行的中國共産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選舉産生了中央監察委員會,由正式委員7人、候補委員3人組成。
1956年黨的八大上,鄧小平在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指出:黨除了應該加強對於黨員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還在於從各方面加強黨的領導作用,並且從國家制度和黨的制度上作出適當的規定,以便對於黨的組織和黨員實行嚴格的監督。
配圖:這是中國共産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內景(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1980年,中國共産黨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提出:為了保持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繫,防止黨的領導幹部和黨員由人民的公僕變成騎在人民頭上的老爺,必須採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黨內和黨外相結合的方法,加強黨組織和群眾對黨的領導幹部和黨員的監督。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