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條河,平凡又深刻
人走在橋上搖搖晃晃,就像盪鞦千似的。現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
這句話摘自課文《飛奪瀘定橋》,你一定很熟悉吧。
可是你聽過參加戰鬥的老紅軍們的講述嗎?
偵察員陳雲忠説,“當時就一個鐵鏈子在上頭,怎麼過去呢,過不去。”
機槍排排長王茂全帶著戰士布好機槍,準備掩護奪橋的突擊隊員,“戰士就去扒那個大鐵索。”
司號員趙世新説:“我就站在那個山坡上吹衝鋒號”。
“父親説他在爬鐵索鏈時,聞到自己膀子下面有一股燒焦的味道,像是豬油在燒,但他抓住鐵索鏈不敢松手,害怕手一松就會掉到河裏去。”飛奪瀘定橋22勇士之女劉蘇芳回憶説。
紅軍到底是怎樣渡河的呢?讓我們先睹為快吧。
5月不渡河?
當年的大渡河,兩岸河床陡峭,渡口約有三百米寬,水深流急,自古有“大渡天險”之説。
當地船工也有著5月不渡河的説法。
你看,現在上游修的十幾個水電站都擋不住它澎湃的激情。
那80多年前的大渡河又會是怎樣的水流湍急呢?
一艘船也能渡河?
過河要用船,可如果沒船呢?
扎竹筏?不行,水流太急。
紅軍好不容易發現了一艘趁著夜色向對岸劃去的船,對空開槍把船逼回了岸邊。
一艘船怎麼過河?
精心挑選的17位勇士冒著敵軍猛烈的火力,克服觸礁的困難,拼盡全力劃到了對岸。
主力部隊要換地方渡河?
安順場佔領了,渡口控制了。
可這時,主力部隊卻要趕到320里外的瀘定橋過河?
為什麼?
只因船隻不夠。
三艘船,幾萬紅軍渡過需要1個月。
而國民黨的追兵離紅軍只有幾天的路程。
“飛”到底有多快?
從安順場到瀘定橋大約有320里路,飛奪瀘定橋就發生在這裡,那“飛”是指什麼呢?
“飛”就是説一晝夜行軍240里,這相當於從北京到天津的距離。
你也許會説從北京去天津都不算事兒,那是因為有高鐵、有汽車。
如果讓你24小時不休息、不喝水,在晚上連火把都沒有的情況下步行呢?你能在下雨時、在陡峭的山路上、在茂密的樹林裏保持這樣的速度嗎?
大娘,借用下您家的門板?
一提瀘定橋,你先想到的就是那座鐵索橋吧!
的確,當紅軍要過河時,橋上就只剩光禿禿的鐵鏈子了。
那怎麼辦?
坐船?
有船嗎?就是因為沒船大家才來這裡過橋的呀!
那只能鋪橋了。
為了鋪橋,所有能用的木板都被找來了,甚至是門板。
“大娘,借你們的門板鋪到鐵鏈子上,等大部隊過了就還回來。”
大渡河,平凡又深刻。
80年前湍急的河水截住了紅軍的前路,也造就了這場被歷史銘記的戰役。
今天我們就跟著老紅軍去看看那條難忘的河。
央視新聞頻道今晚20:30《説不完的長征》之《大渡橋橫》,將為我們再現過去的歲月,敬請關注!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