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這些作品,影響習近平數十年……

2016年10月19日 10:50:58  來源:學習進行時
字號:    

  這是1988年,時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下鄉調研時和群眾一起參加勞動。 新華社發

  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長年浸潤也使習近平有很高的文學素養。

  1990年7月15日,時任中共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作了《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一詞:

  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係。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

  認真讀讀這首詞。觀其氣,開闊磅薄,意境雄渾;察其情,一字一句,感人肺腑。從格律到語言,深得詩家三昧。

  文藝與從政,“有一些通行的規律”

  “文藝與從政雖然‘隔行如隔山’,但是也有一些通行的規律。”習近平這樣説。

  文藝工作,習近平強調最多的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他反覆講,文藝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創作。這樣的作品,習近平最為重視,也讀了許多。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重點提了柳青的《創業史》。

  1982年,作家王願堅曾對習近平講到柳青。説柳青辭去縣委副書記職務,並定居陜西長安縣的皇甫村,蹲點14年,《創業史》很多素材就是從14年的農村生活中得來的。

  王願堅對習近平説,柳青可以做到中央或者省的一個文件發下來,他會知道他的房東老大娘是哭還是笑。如果你們對人民的心聲能了解到這個程度,那對施政是不是很有幫助呢?習近平説,你説得太好了,我一定謹記這句話。

  30多年後的2015年6月,習近平到貴州考察。來到遵義,習近平語重心長地説,黨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要是笑,就説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們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以人民“是哭還是笑”作為判斷政策好不好的標準,這句話習近平一刻沒忘。

  在河北正定工作時,習近平結識了作家賈大山,並結為摯友。賈大山最讓習近平感動的地方就是他對人民的熱愛。習近平説:“賈大山有的時候顯得很‘天真’,如果聽到一些他覺得褻瀆真理的事情,他就坐不住、睡不著,就要問我為什麼會這樣。你給他解釋清楚了,他就很高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