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寧夏西海固紮實推進脫貧攻堅紀實:“漫灌扶困”變“滴灌脫貧”

2017年01月13日 10:26:25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10月8日,兩萬勞動者歷時四年建設的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工程正式竣工。該工程是寧夏投資規模最大、受益範圍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民生工程,為該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2013年,寧夏開工建設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水源工程。該工程主要由截引、輸水、水庫、泵站工程組成,輸水線路總長74公里,概算總投資17.71億元,設計年平均引水量3980萬立方米,能夠解決原州區、彭陽縣、海原縣、西吉縣的44個鄉鎮110.8萬城鄉居民的安全飲水問題。本報記者 拓兆兵攝

  編者按 寧夏西海固地區是國家確定的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也是寧夏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黨的十八大以來,當地扶貧開發實現了從單點扶貧向整體推進、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單打獨鬥向協同作戰的歷史性轉變,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本報即日起推出系列報道,介紹六盤山腳下幹部群眾脫貧攻堅的經驗與做法。

  “有水賽江南,無水淚亦幹”。昔日西海固人最大的生活瓶頸是缺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建設,如今西海固致富奔小康最大的瓶頸是缺錢。脫貧攻堅,資金瓶頸是繞不過去的“坎兒”。

  從固原市內驅車向北走一個多小時,只見眼前村落一排排整齊的農戶院落相連,紅瓦藍脊,綠樹掩映。

  這是原州區北面最窮的一個村——寨科鄉蔡川村。“前些年政府為了扶貧也花了不少功夫,只是方式粗放了點兒。”蔡川村黨支部書記馬金國説:“誰家養牛,壘牛圈補助2000元;誰家建大棚,補助500元,窮家富戶都這麼補,這不是‘大水漫灌’是什麼?”

  “一方面這些錢貧困戶能不能確保投在發展産業上?另一方面給種養大戶到底有多大幫助?這些都是問題。”寨科鄉鄉長馬文東説。據介紹,蔡川村所處生態環境惡劣,十年九旱,農作物種植收入微薄,因此全村358戶162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208戶750人。面對自然條件差、全面脫貧任務重的現實情況,當年任村委會主任的馬金國認準一個理兒,“有鋼要用在刀刃上!”

  “早在2008年,我就在村裏成立了金羚養殖專業合作社,以三戶聯保的形式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固原分行為13戶養殖戶爭取到了18萬元貸款。”村黨支部書記馬金國介紹,經過幾年的發展,蔡川村的“三戶聯保”已發展到了“五戶聯保”。尤其近幾年,村裏在嚴把審核和放貸比例的基礎上,採取大戶保小戶、富裕戶保貧困戶、村幹部保少生快富戶的五戶輪流貸款,構建了相對可靠的小範圍信用保障機制。

  “‘三戶聯保’這個搞法真的挺好!”村民楊志亮笑呵呵地説,“我家就是與楊志軍、楊佐仁兩家通過三戶聯保,在郵儲銀行信譽越來越好,從前年貸2萬元,到今年貸出8萬元,養了10頭牛,今年全家僅靠養牛這一項,進賬五六萬元沒問題!”鄉長馬文東認為,各地金融扶貧的模式很多,蔡川村推行的“三戶聯保”模式可能是最基礎、最簡單的辦法,可是實踐結果表明最實用。

  蔡川村金融扶貧採取的是老辦法、土模式,而宋洼村,恰恰是讓“重慶金融模式”落了地。

  “‘土地變股權,農民當股東,收益靠分紅’……”村黨支部書記王小成將重慶市探索出來的金融支援模式總結成幾句話。這裡的村民能接受這種做法嗎?“能行!”王小成介紹,全村429戶人家裏有215戶貧困戶。前些年政府各種扶貧資金東一把、西一把的沒少撒,但就是致富效果不明顯。村裏幾個大戶建議,要把各種資金打捆搞成股份,村民以土地(租金)入股,貧困戶通過拿到租金、股金、薪金3種收入脫貧。

  為什麼村民願意以土地入股?村民楊滿良以自己的脫貧經歷為例説,“作為貧困戶,我家靠種大蒜、外出打工,每年僅僅能收入2萬元出頭。自去年以20畝荒坡地入股,每畝每股折合租金為60元,儘管建牛捨得扶貧補助沒有直接發給我,折成股份合作社作抵押貸款4萬元使得我家養了2頭牛,加上我在合作社牛舍打工,目前我拿到土地租金近1200元、養牛收入(股金)8000元、打工收入8000多元,你説我家划算不划算?!”就是因為算起賬來划算,宋洼村已有84戶參與“投改股”模式,其中63戶年底有望全部脫貧。

  固原市委書記紀崢告訴記者,無論是蔡川村的“三戶聯保”,還是宋洼村的扶貧項目資金“股權化”、西吉縣的“43210”金融脫貧模式,以及彭陽縣採取“六位一體”的金融扶貧辦法,固原各縣(區)因地制宜創新嘗試各種金融扶貧的方式方法,目前已收到明顯成效。去年10月,全市共建檔立卡有435個貧困村、貧困人口26.7萬,預計今年底將有10.72萬人實現脫貧。(經濟日報記者 許 淩 拓兆兵)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