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不能不讚的國家實力

2017年01月13日 10:26:31  來源:黨建網微平臺
字號:    

  今天推出《國家》係列之六:不能不讚的國家實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領導全國人民自力更生,開拓創新,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世界貢獻了無數科技成果,彰顯了國家實力。來看看近些年,中國有哪些成就讓世界驚嘆。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主橋貫通

  9月27日,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梁工程全線貫通。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開創了世界橋梁建設領域的多個第一,被英媒《衛報》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中國建成最大單體射電望遠鏡

  歷時22年設計和建造,有“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近日在中國貴州正式啟用!

  一瞬間,管地球就變成了管宇宙啊!

  這個大家夥,主要是用來觀測宇宙間那些極其微弱的不可見光信號,並進一步探測以下對象:

  不要小看這些探測,因為如果追得足夠遠,理論上我們就能看到宇宙的開始。

  望遠鏡“鍋蓋”越大越靈敏,500米的“超級天眼”究竟有多靈敏?科學家打了個比方,有人在月亮上打手機,也逃不過它的“眼睛”。

  咱這口望遠鏡比此前世界上最牛的那口——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綜合性能提高了10倍。

  世界最大的基因庫——中國國家基因庫正式投入運營

  經過5年建設,9月22日,總部位于深圳的中國國家基因庫正式投入運營。

  這是繼美國、日本和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建成的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庫。

  船舶可以“坐電梯”了

  隨著“長江三峽9號”遊輪9月18日下午通過三峽升船機從大壩上遊到達下遊,三峽工程“收官之作”、世界最大升船機——三峽升船機宣告進入試通航。以後船舶要翻越三峽大壩,可以“坐電梯”了!

  假如船舶要從大壩下遊駛向上遊——

  首先船舶駛入承船廂,關閉承船廂下遊閘門。

  承船廂通過爬升裝置上升,直到承船廂內水位與上遊水庫水位齊平。

  打開承船廂上遊閘門,船舶駛出承船廂進入上遊航道。

  船舶從上遊向下遊行駛,與其過程相反。

  天宮二號發射成功

  9月15日晚,中秋之夜,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中國邁向空間站時代。

  遼寧號航母入列已滿4周年

  9月25日,“遼寧艦”迎來入列4周年紀念日。從2004年8月,中央正式批準航母工程立項上馬;到2011年8月,中國航母平臺完成首次出海試航;到2012年9月25日,“遼寧艦”正式交付海軍,人民海軍一個嶄新的時代——航母時代解纜起航了。

  中國空軍多型主戰飛機赴南海戰鬥巡航

  中國空軍組織轟-6K等多型戰機飛赴南海,對南沙島礁和黃岩島附近空域實施戰鬥巡航,推動海上方向實戰化訓練深入發展,提升應對各種安全威脅的實戰能力。

  中國女排奪得里約奧運會女排冠軍

  8月21日,中國女排3:1戰勝塞爾維亞女排,奪得里約奧運會女排冠軍。在里約奧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頑強拼搏、奮勇爭先,取得了26枚金牌、18枚銀牌、26枚銅牌的優異成績,位居金牌、獎牌榜前列,續寫了中國體育新輝煌。

  世界首顆 “量子衛星”發射升空

  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簡稱“量子衛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

  “空中巴士”——巴鐵1號試驗車啟動路面測試

  8月2日,我國自行設計研制、全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空中巴士”——巴鐵1號試驗車啟動路面測試,這是世界交通工具上的創舉,對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具有變革性作用。

  世界最權威的反映科研進步排行榜上,中國居首位

  7月28日出版的世界頂級學術刊物《自然》增刊“自然指數2016新星榜”顯示,中國科研機構正引領全球高質量科研產出的快速增長。

  “自然指數2016新星榜”顯示,2012-2015年,在全球100家科研產出增加最多的科研機構中,有40家來自中國,其中24所機構的產出至少增加50%。在物理、化學、生命科學以及地球與環境科學這4個科研領域,中國科研產出增長都是最快的。  

  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中國空間實驗室任務順利開啟

  6月25日20時00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七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603秒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近地點200千米、遠地點394千米的橢圓軌道,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圓滿成功。

  中國驕傲在這些領域和行業,中國發展迅猛,領先世界。

  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因發現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新療法,中國中醫研究院科學家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中國航天

  近年來,中國連續在“神舟”載人飛船、“嫦娥”探月工程、“天宮”空間站等領域取得里程碑式的重大進展。目前,已建成酒泉、太原、西昌及文昌四個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氣象、對地觀測、通信廣播、中繼、定位等係列衛星。

  2015年7月25日,搭載兩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遠徵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中國高鐵

  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中國高鐵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國制造”的優秀代表,贏得眾多“世界之最”,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亮麗“國家名片”。

  中國的橋

  在世界橋梁業有著這樣一句話:世界橋梁建設20世紀70年代以前看歐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紀看中國。從量上看,中國的大型橋梁建設已佔據世界的一半以上。從質上看,繼蘇通大橋于2013年被評為“菲迪克百年工程項目傑出獎”後,杭州灣跨海大橋、泰州長江公路大橋、舟山大陸連島工程西堠門大橋也先後于2014年、2015年獲“菲迪克”年度獎項。

  日前,世界第一高橋——杭瑞高速貴州省畢節至都格(黔滇界)高速公路北盤江大橋實現合龍。

  中國無人機

  無人機時代已經到來,而在民用無人機領域,“中國制造”正在成為閃亮的新名片:如今全球每賣出10架民用無人機,就有7架來自中國。

  中國超算

  在發展迅猛、競爭激烈的世界超算領域,中國超算以驕人的成績向世界表明了自主創新與發展的信心與潛力。

  國防科技大學研制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係統。

  中國汽車

  以商用車為例,中國品牌不僅在國內市場份額高達90%以上,在全球市場也佔據半壁江山。堅持自主創新、不斷超越自我,打造“用品質說話”、“用實力說話”的產品,中國汽車品牌正在贏得市場認可。

  中國手機

  前不久,一南非哥們兒——41歲的亞伯拉罕斯挨了槍子兒,但所幸大難不死,救他的是一部中國手機。

  短短數年,手機行業格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霸主諾基亞黯然退出手機市場,曾經的經典摩托羅拉變成聯想旗下品牌,曾經輝煌的蘋果、三星銷量日趨下降。而華為、中興等國產手機不僅佔據了國內近八成的市場,還拿下了海外市場三分之一的份額。

  為中國科技點讚!

  為國家實力驕傲!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