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於內設研發部門,還是將研發機構獨立法人化的爭論,從未休止。
去年7月,重慶市啟動了企業研發機構法人化運營的改革試點工作,推動基礎條件較好的企業開展內設研發機構獨立法人化運作,鼓勵新組建或控股組建的獨立研發公司,通過技術服務和成果輸出服務母體企業及産業鏈上下游企業。
一年多過去了,改革試點工作開展得如何?研發機構法人化為創新注入了怎樣的活力?
記者調查發現,研發機構法人化改革在推動創新活動中主要有三大好處:吸引高素質人才、整合高端資源、拓展服務範圍。
有利於調動研發人員積極性
吸引高素質人才
重慶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去年9月將研發機構獨立,與另兩家股東共同組建了獨立研發機構——重慶纖維研究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一家股東便是代表政府産業基金投資500萬元的重慶臨空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根據約定,如果科研項目成功實施,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政府投入的500萬元中,有一半繼續為政府擁有的股權資金,另一半則量化為個人股份,將來讓渡給貢獻大的研發人員。”再升科技董事長郭茂説,股權讓渡的激勵制度成了設計院吸引高級研發人才的重要砝碼,目前,再升科技依靠這項激勵已經吸引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紡織材料學科教授俞建勇等加盟,一批高水準歸國博士也紛至遝來。
事實上,研發機構獨立後,可制定更為靈活的激勵機制和薪酬制度,提高研發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更為活躍和舒適的工作氛圍,對高素質科研人才更具吸引力。
重慶星河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LED照明産品的設計、研發、製造、銷售與服務的民營企業,多年持續創新,使得星河光電成為重慶民營LED企業中的領頭羊。
今年7月底,星河光電與中科院重慶綠色智慧技術研究院、重慶臨空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重慶科技學院共同成立了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註冊資金3500萬元,其中星河光電佔60%股份。
在星河光電總經理、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院長裴勇看來,民營企業搞研發,核心在於平臺建設和人才引進,這也是他們為何發起成立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的重要原因,希望通過産學院合作的方式,搭建高端研發平臺,解決民營企業高端人才不足的問題。
裴勇説,很多科學家、高端科研人才出於自身發展的考慮,更願意把自己的人事關係留在高校院所,而不願意進入企業。通過共同搭建研發平臺,政府部門、高校院所可以幫助企業引進高端人才,這些高端人才的人事關係雖挂靠在高校院所,但可以為企業所用,直接在企業工作。這既解決了企業的人才問題,也解決了高端人才的後顧之憂。
目前,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已引進了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西南大學潔凈能源與先進材料研究院院長李長明等院士專家,幫助企業攻克産品研發中的關鍵技術難題。
市委四屆九次全會通過的《關於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第18條提出,“通過評審立項程式並採取財政資金‘撥改投’方式參股設立的新型研發機構讓渡給突出貢獻科技人員的國有股權,可依照合同約定、項目完成情況和科技成果評價情況進行股權確認”。實際上是為法人化的研發機構吸引高素質人才,打開了“一扇門”,充分調動了研發人員參與創新活動的的積極性。
有利於整合資源
與實力強的企業、研發機構開展合作
郭茂認為,重慶纖維研究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為再升科技帶來的另一大好處,是更為靈活的股權分佈機制。這種機制能夠讓再升科技與行業的上下游企業、研發機構,形成以股權為紐帶的緊密關係,從而提升企業在行業的話語權。
“再升科技是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對創新失敗的容忍度有限。因此,通過法人化的研發機構來開展創新,更符合創新規律,在這個過程中,就可將研發公司作為載體,與其他企業和研發機構進行股權融合,增強創新實力。”郭茂説。
今年7月底,在重慶市舉行的企業研發機構法人化改革現場推進會上,市經信委主任郭堅表示,法人化的研發機構,可以借助各項鼓勵政策,在全國範圍內吸引更高水準的研發機構入渝,與重慶本地企業聯合興辦“研究院”,實現“以強帶弱”、“強強聯合”,提升重慶地區科研整體水準。
今年8月,中科院重慶綠色智慧技術研究院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所正式啟動建設。與其他很多研發平臺不同,該研究所在建設模式上進行了大膽創新。
據了解,該研究所下設若干個二級研究所、研究中心、公共技術平臺以及産業基金、專業管理機構等。二級研究所主要針對重點研究領域,與重慶市相關龍頭企業合作共建,引進市外乃至國外的高水準團隊共建;研究中心將根據需求導向,採取企業出資單獨設立、與企業共建、自行設立等多種形式,開展産業共性與關鍵性技術、産業化技術、小試工藝等研究;公共技術平臺由政府、企業、社會資本等多元主體投入,採用市場化機制運作,面向社會開放,服務區域企業,提高創新能力。這些二級機構均採取開放式合作方式,企業可以對二級研究所冠名。
目前,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已與重慶兩江藥物研發中心有限公司、重慶柳江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重慶中科博元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康洲醫藥大數據開發應用研究院簽訂了合作協議,共建健康産品研究中心、藥物技術轉化研究中心、博元醫療器械研究所、醫藥大數據研究中心。
“作為二級研究所,博元醫療器械研究所將以‘産業聯盟+産業資本+産業基地’的運營模式,整合行業內資源,為醫療器械企業開展項目選擇、人才培訓、金融服務、産品承接等服務,帶動醫療器械産業發展。”博元醫療器械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有利於拓展服務範圍
形成新的增長點
在2015年工業振興資金中,重慶市設立研發機構法人化扶持專項,支援試點企業推進研發機構法人化運作。這也是重慶市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優化配置創新資源,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企業的創新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的一個具體行動。
過去的研發機構都是一個成本中心,只為母體服務,而將研發機構從母體企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法人實體,承擔母體企業研發任務的同時又為社會提供創新服務。這樣既鼓勵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設獨立研發公司,又使原內部研發機構從成本中心變為利潤中心,同時還可為同行業中不具備研發能力的中小企業開發新産品、解決技術難題提供幫助。
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支援獨立研發公司從事研發、試驗檢測等創新活動,除了滿足母體企業的研發需求,也可培育拓展其服務範圍,形成研發公司新的增長點。
成立於2015年的重慶元創工業設計研究院,由重慶元創汽車整線整合有限公司及重慶臨空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註冊資本3000萬元,主要圍繞汽車的研發課題,進行立項研發,實現成果轉化。目前,該設計研究院按照研究方向,組建了智慧財産權管理、科研項目建設、模具設計研究、夾具設計研究、檢具設計研究、新能源電動車技術等6個小組。由元創集團提出研發項目及研發內容,協議委託設計研究院實施研發,研發成功後,再由元創集團負責成果轉化。
研究院公司獨立後,根據市場化原則運作,激發了原有研發人員的研發動力及創新激情,全面提升了研發能力,也為研究院承接國內及國外的研發項目的業務訂單提供了強大的助推。
據了解,目前研究院已承接了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剛汽車有限公司、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的研發項目,與此同時,設計研究院向外擴展業務範圍,承接了吉利汽車、上汽五菱的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未來將與國外汽車企業緊密合作,將市場範圍擴展到東南亞和東亞地區。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