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從國際形勢挑戰看中國的引領擔當

2016年09月08日 10:25:53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特別關注】

  從國際形勢挑戰看中國的引領擔當

  編者按:有挑戰,方顯出擔當。正值當今世界“多事之秋”,G20杭州峰會的成果更顯難能可貴。在錢塘江畔,世界看到一個內外兼修的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中國在此次峰會上進一步展現“負責任大國”風範,實現從規則制定參與者向規則制定引領者的歷史性轉變。陳向陽與羅建波兩位資深學者的分析,分別從世界“挑戰”和中國“擔當”兩個視角,帶領我們認識全球治理新時代。

  國際形勢“五大變數”複雜交織

  作者:陳向陽(係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2016年以來的國際形勢格外動蕩不安,戰略意外頻現,國際格局、世界經濟、非傳統安全、國際思潮、地緣政治等“五大變數”複雜交織,其背後則體現著世界及地區秩序主導權角逐激烈。G20杭州峰會所處背景堪稱歷屆之中最為複雜。

  陳向陽

  第一,受英國“脫歐”公投意外過關等影響,大國力量對比分化加劇。兩大“集群”(發達經濟體與西方大國、新興經濟體與新興大國)此消彼長,大國實力有升有降,國際戰略格局“多極化”步入“多層化”的新階段。一是新興經濟體及新興大國之間分化明顯,一些“金磚國家”如巴西等政治紊亂、經濟衰退,“含金量”銳減;二是英國“脫歐”公投“意外”過關,導致歐盟內部分化加劇、對外影響力削弱;三是國際戰略力量對比呈現“新排行榜”,七大力量中心依次為美國、中國、歐盟、俄羅斯、日本、印度、巴西,中國已被外界普遍視為綜合實力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與此同時,大國關係複雜重組,中美戰略競爭與中俄戰略協作反差明顯。

  第二,世界經濟復蘇好事多磨,西方大國自私自利致使全球化面臨裂變乃至停滯,規則之爭尤為激烈。一是各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南轅北轍,難以形成合力;二是新型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抬頭,美國強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及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企圖構築針對新興大國的“規則圍墻”;三是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揮之不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一再下調世界經濟增速預期。

  第三,“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瘋狂作案,加劇了恐怖主義在全球蔓延。“伊斯蘭國”頻繁發動恐怖襲擊,包括利用難民危機對歐洲等加緊滲透並接連得逞,導致歐洲等地“談恐色變”。

  第四,西方國家民粹主義甚囂塵上,反移民與反全球化蔚然成風。美國總統大選尤其“匪夷所思”,之前普遍不被看好的“土豪”特朗普竟一路狂奔,一舉贏得共和黨提名,挑戰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裏。特朗普以所謂“美國優先”為口號,鼓吹仇視穆斯林、貿易保護主義和對外推卸國際責任的孤立主義,致使美國前景不明。

  第五,大國地緣角逐顯著升溫,美國到處添亂。烏克蘭問題成了“爛尾樓”,美國裹脅歐洲強化北約,繼續對俄施壓;俄羅斯強勢“逆轉”敘利亞危機,土耳其未遂政變後外交轉向,中東格局複雜重組;亞太熱點此起彼伏,美國強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繼續喧賓奪主攪局南海,極力圍堵中國。

  G20不只是全球經濟治理的平臺,也是大國關係的重要舞臺。在莊園會晤、瀛臺夜話、白宮秋敘之後,中美元首再度在西湖漫談。此次峰會還為世界各國領導人就地緣政治熱點問題提供了磋商的渠道與平臺,比如土耳其總統就在此次峰會期間分別與美國總統奧巴馬、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這給解決當前中東持續動蕩的局勢帶來了更多機會。這些重要會晤為世界和平與穩定提供又一分動力。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魅力再現

  作者:羅建波(係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中國外交研究室主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積極打造“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中國外交日益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G20杭州峰會圓滿成功,中國這一重大主場外交活動進一步向世界呈現參與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展現推動國際體系完善的“中國角色”,積極倡導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願景”。

  羅建波

  此次峰會體現出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它不僅關注當下危機,更注重通過改革創新和互聯互通等手段來培育世界經濟長遠發展的新動力,從而推動G20實現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建設的重大轉變;二是繼續深化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創新,繼續推動國際體系更為公正合理的發展,從而更好地關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應有權益的維護。此次峰會實現G20歷史上的多個“第一次”:第一次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即著重強調推動發展中國家的減貧和發展問題;第一次就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以建設全球發展夥伴關係來實現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南北對話與合作,通過建立全球發展夥伴關係來解決南方國家的發展問題,是此次會議的重要成果。

  應該看到,當今時代的國際秩序看似公平公正,但在某些方面仍然缺乏足夠的公平與正義。廣大發展中國家在重大國際政治經濟機制中仍缺乏應有的話語權,很多弱國、窮國也難以分享到發展紅利和應有的權益。因而,一方面,中國致力於推動南南合作,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一道建設南方國家共有、共建、共用的合作機制,如金磚國家組織及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另一方面,中國以新興大國的身份,代表發展中國家促進南北對話和全球合作,建立全球新型發展夥伴關係,逐步改革既有國際體系中不公平不合理的內容,在全球更為均衡的發展中實現發展中國家權益的穩步增進。正如中國政府一貫宣稱的那樣,中國將繼續做好當代國際秩序和公認國際關係準則的維護者,同時更加積極有為地參與國際體系的變革和完善。中國承辦G20峰會並助推全球治理體系的結構性調整,就是有力的證明。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也是一個世界大國。伴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開始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體系,更加深入參與全球治理進程。通過向全球治理呈現中國方案,向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正在向世界增加更多帶有中國烙印的公共産品,中國正在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作出更大貢獻。從杭州出發,中國在推動世界經濟增長和減貧,實施國際發展援助和人道主義救助,以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領域,必將展現出更加積極的大國作為。中國人民在致力於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同時,也將通過自身發展和全球參與來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進程,推動“世界夢”的實現。

  《光明日報》( 2016年09月08日 12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