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多地養老金調整方案平均漲幅6.5% 人社部:體現長繳多得
央廣網北京9月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何源)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國家統一政策公佈之後五個月左右時間,近期,各地養老金髮放的另一隻靴子終於紛紛落地。目前上海、北京、陜西、雲南、遼寧、廣西等地已對外公佈了養老金具體調整方案,而公佈方案較早的上海、北京已率先發放了養老金,部分地區養老金總體漲幅超過了6.5%。各地的養老金調整都採取了哪些辦法?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的建立又該遵循哪些原則?
人社部和財政部日前印發了《關於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決定從今年1月1日開始,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準6.5個百分點。由於今年是首次統籌安排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人員同步調整基本養老金,考慮到多重因素,多數地區養老金髮放時間較往年有所延後。現在,各地養老金髮放的另一隻靴子終於開始逐漸落地。記者了解到,按照國家規定,各地區現在公佈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普遍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定額調整主要是體現公平、掛鉤調整主要體現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可以與繳費年限或者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前的工作年限掛鉤,同時也要與基本養老金水準等因素掛鉤,適當傾斜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的企業退休人員適當傾斜。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