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後”今年都要上小學啦!沒有父母的照顧,孩子們能獨立進行學習生活嗎?日前,來自南外仙林分校的小學新生們開始入住新校園,體驗為期兩天半的住宿生活。然而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幼兒園和小學銜接中存在問題,有家長生怕孩子吃苦,甚至喊來保姆為孩子剝雞蛋。實習生 董清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璟
微信群裏好熱鬧
家長送孩子來學校的第一天,每個班裏的家長就自發建立了一個微信群。群的聊天記錄都是孩子們的照片。孩子們睡著後,老師們還會給每個家長髮送寶貝們睡覺的照片,用發照片的方式給家長們報平安。很多家長們也在朋友圈裏轉發孩子的照片,默默地給自己的孩子加油打氣。
白天,南外仙林分校ILP班的吳雪華老師帶著孩子們參觀新校園裏的小竹林、生態農場,認識學校裏的各種設施。“新學校比幼兒園大多了!”“玉米棒子原來不是長在地裏的啊”……一路上,孩子們慢慢接受了新環境,眼裏滿滿的都是對新學校的好奇。
第一天的晚上,對於孩子和老師們來説都很難熬,孩子想念父母就會哭鬧,老師們又是陪孩子聊天、又是講故事,到淩晨一兩點才能入睡。南外仙林校區一年級組長朱荔老師説:“孩子們想媽媽是正常的情緒,並沒有錯,但是孩子可能一給家長打電話就會哭,這樣反而會讓家長擔心,我們要做的是引導孩子,讓他們在電話裏給家長分享一些學校裏的開心事。”
特殊作業:打招呼
在第一天晚上孩子入睡之前,老師們給孩子佈置了一份特殊的作業,希望孩子們第二天能主動給老師、同學打招呼,如果孩子能記得老師姓什麼,孩子們還可以獲得小星星。“第二天有幾個記性好的孩子一看到老師就主動問好,在這幾個孩子的帶領下,班上的孩子們都紛紛給老師問好。”數學老師聞安鳳説,“遇到性格靦腆的孩子,我們就主動提醒孩子,慢慢引領他們開口,養成文明禮儀的好習慣。”
“老師,我已經有10顆小星星了,我想給媽媽打電話!”孩子們拿著小本子高興地跑到老師面前。原來,老師們給孩子準備了一本榮譽本,表現好的孩子就可以在本子上加上小星星。
“集滿10顆星星,老師就要完成孩子一個心願,算是給孩子的情緒補償。”一年級組長朱荔老師説。
家長叫來保姆幫剝雞蛋
“現在家長們的素質明顯提高了,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報到時,都能記得自覺把垃圾帶走,對孩子床舖的位置也不再挑剔了。”小學公寓部生活主管杜紅蓮老師告訴記者,幼兒園和小學銜接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家長生怕孩子吃苦。
今年也有這麼一位家長,太疼孩子,學前教育的第二天一早,這位家長竟然還把自家保姆叫過來,專門幫孩子剝雞蛋。杜紅蓮老師説:“剛開始這幾天,家長和孩子不適應的狀況都可以理解,但是真正開學後這種情況就得打住了。孩子已經上小學了,溺愛孩子的父母們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專家觀點
第一課是“放手”
面對迎接小學新生活的娃娃們,很多新生家長甚至比孩子還要緊張。南外仙林分校小學部張蕾芬校長分析説,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産生很多變化:比如,幼兒教育不帶強制性,以興趣、遊戲為主;小學採用集體授課的方式,強調紀律規範,帶有強制性。幼兒園對知識技能沒有嚴格統一的任務要求,“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而小學有統一的課程標準,對學習任務有硬性的規定和要求…… 這些都變了,家長也得變,得從“寶爸寶媽”到“學生家長”,要學會放手。“第一,最好的教育是陪伴。雖然仙外是住宿制學校,但並不是父母就把孩子交給學校了事。打拼事業,不是對孩子撒手不管的理由。有的家長喜歡送禮求關照,這裡特別強調‘no’, 教育不是用錢砸出來的,花錢買不到的東西才是最值得尊敬的。與其希望別人多關照孩子,不如自己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第二,別指望種瓜得豆。在哪種教育上花時間,孩子就有可能被你引向哪;第三,要鼓勵孩子獨立自主,不能包辦代替,不要怕給孩子吃苦,要相信孩子,給孩子成長的機會。” 張蕾芬校長説。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