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仁偉:
G20杭州峰會應考慮“兩個穩定性”問題
光明網北京7月30日電(記者王斯敏見習記者劉宇航)即將到來的G20杭州峰會面臨哪些國際國內挑戰,如何確保G20主題和成果的確定性與有效性?在30日舉行的“2016年二十國集團智庫會議”高端對話中,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仁偉分析指出:必須注意“兩個穩定性”問題,建立應對不穩定問題的有效機制。
黃仁偉指出,G20峰會在中國舉辦,表明中國在全球治理以及世界宏觀經濟調控方面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在G20準備過程中,中國召開了一係列財長會、外長會、智庫會,為杭州峰會做了充分準備。但國際范圍內新情況、新形勢不斷出現,使G20不斷面臨新的挑戰。例如英國脫歐、土耳其政變、韓國部署“薩德”、德國暴恐……加上俄羅斯和美國大選,幾乎G20所有國家境內近期都發生了各類不可測、不可控問題。這對G20峰會形成有效成果帶來挑戰,但與此同時,也令國際社會對G20峰會所能起到的作用更加期待。“國內危機都和世界經濟有關,世界經濟至今沒有大規模復蘇的跡象,這使各國國內原有的矛盾更加尖銳。所以,在全球經濟治理和各國國內治理這兩個層面上同時發生問題時,怎樣發揮G20的作用,共商共促世界經濟的穩定與發展?這使本次G20峰會顯得更加重要。”
黃仁偉分析,除了經濟發展,全球治理也是G20峰會將會聚焦的議題之一。目前,中國在全球治理方面遇到的挑戰主要是“規則治理”(governance base on the law),即以全球法為基礎的規則治理。“這個‘規則’,是西方已經定好的‘規則’,西方想用這個概念制約中國,制約新興經濟體,制約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不能被這些‘規則’限制,因為它們與世界現實並不完全合拍,甚至有時候還背道而馳。”黃仁偉認為,西方應該以開放的、長遠的眼光,積極地和新興經濟體對話協商,適當改變規則,推動形成合理有效的全球治理機制。
綜合上述分析,黃仁偉總結:一方面,一定要堅持和牢牢把握G20的主題,把G20各個部長會議已經確定的成果通過元首峰會最後的聯合文件確定下來,不能因為個別國家的不確定性影響甚至改變峰會主題,改變成果的有效性,這是峰會前期和會期的穩定性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出一些G20部長會上尚沒有涉及,但是對于世界經濟治理有建設性的建議,雖然這些建議不可能在此次峰會上形成成果,但可以起到啟示和預防作用,建立長期范圍內對不穩定問題的應對措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