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教育部:到2020年初步形成社區教育治理體系

2016年07月29日 14:52:54  來源:教育部網站
字號:    

  整合社區教育資源。社區教育資源還不能適應社區百姓的多樣化需求,加強資源整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擴大社區教育資源供給,是當前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文件提出三個方面任務:一是開放共用學校資源。鼓勵各級各類學校充分利用場地設施、課程資源、師資、教學實訓設備等積極籌辦和參與社區教育。充分發揮縣級職業教育中心、開放大學、廣播電視學校、科普學校在農村社區教育中的骨幹和引領作用。二是統籌共用社區資源。注重社區教育機構與城鄉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站)、社區文化中心等機構的資源共用。三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要充分利用社區文化、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各類資源。提高圖書館、科技館、文化館、博物館和體育場館等各類公共設施面向社區居民的開放水準。

  加強社區教育基礎能力建設。一是要建立健全社區教育網路。要通過整合資源,建立健全城鄉一體的社區教育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辦學網路。各省、市(地)可依託開放大學、廣播電視大學、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職業院校以及社區科普學校等設立社區教育指導機構,統籌指導本區域社區教育工作的開展。二是明確社區教育機構職責定位。縣(市、區)社區教育學院(中心)負責課程開發、教育示範、業務指導、理論研究等。鄉鎮(街道)社區學校負責組織實施社區教育活動,指導村(社區)教學站(點)的工作。村(社區)教學站(點)為居民提供靈活便捷的教育服務。三是推動各類學習型組織與學習共同體建設。廣泛開展學習型鄉鎮(街道)、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家庭等各類學習型組織創建活動,推動學習型城市建設。鼓勵和引導社區居民自發組建形式多樣的學習團隊、活動小組等學習共同體。四是加強社區教育實驗區和示範區建設。充分發揮社區教育示範區在體系構建、資源共用、投入機制、隊伍建設、資訊化應用、市民學分銀行建設等方面的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提升社區教育服務能力和水準。

  提升社區教育內涵。一是加強課程資源建設。國家組織編寫一批社區教育通用型課程大綱。鼓勵各地開發、推薦、遴選、引進優質社區教育課程資源。鼓勵引導社區組織、社區居民和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課程開發,建設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化課程。二是提高社區教育工作者隊伍專業化水準。鼓勵高等學校、職業學校開設社區教育相關專業,鼓勵引導相關專業畢業生從事社區教育工作。積極開展面向社區服務人員、社區志願者、社區社會組織成員的教育培訓。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