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教育部:到2020年初步形成社區教育治理體系

2016年07月29日 14:52:54  來源:教育部網站
字號:    

  (二)拓寬經費投入渠道。各地要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社會捐贈、學習者合理分擔等多種渠道籌措經費的社區教育投入機制,加大對社區教育的支援力度,不斷拓寬社區教育經費來源渠道。推動社區教育服務社會化,推進社區教育領域政府購買服務的試點工作,探索通過政府購買、項目外包、委託管理等形式,吸引行業性、專業性社會組織、社區社會組織和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參與社區教育。鼓勵社會資本通過興辦實體、資助項目、贊助活動、提供設施、設立社區教育基金等方式支援社區教育發展。鼓勵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捐助社區教育或舉辦社區教育機構,並依法享受有關政策優惠。

  (三)完善督查評價機制。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把開展社區教育督導作為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科學制訂社區教育評價標準,建立和完善社區教育統計制度,加強對社區教育發展狀況基本資訊的收集和分析。逐步完善社區教育實驗區、示範區進入和退出的動態管理機制。建立社會第三方對社區教育發展的評價與反饋機制,定期開展社區居民對社區教育滿意度的測評。

  (四)推進學習成果積累轉換。鼓勵有條件的省級和市(地)級教育行政部門先行先試,探索建立居民個人學習賬號,開發、研製具有學時記載等功能的社區學習卡,記錄學習者註冊報名、培訓考勤、線上線下學習學時等具體資訊,形成居民終身學習電子檔案,探索建設社區教育學分銀行。積極探索建立和完善社區教育學習成果認證、積累和轉換制度及激勵機制。

  (五)營造全民終身學習的社會氛圍。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加大對社區教育重要意義和發展成績的宣傳,總結推廣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示範區以及各地的典型經驗。重視社區教育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堅持辦好“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深入宣傳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凝聚社會共識,形成發展合力。不斷提高社區教育的認知度和參與度,提高社區居民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