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教育部:到2020年初步形成社區教育治理體系

2016年07月29日 14:52:54  來源:教育部網站
字號:    

  (四)提高服務重點人群的能力

  11.大力發展老年教育。將老年教育作為社區教育的重點任務,結合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改善基層社區老年人的學習環境,完善老年人社區學習網路。建設一批在本區域發揮示範作用的鄉鎮(街道)老年人學習場所和老年大學。努力提高老年教育的參與率和滿意度。

  12.積極開展青少年校外教育。推動實現社區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社區教育機構要緊密聯繫普通中小學、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社會組織等,充分利用社區內的各類教育、科普資源,開展校外教育及社會實踐活動,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社區教育環境。開展形式多樣的早期教育活動,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可派教師到社區教育機構提供志願服務。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組織在青少年校外和社區教育中的作用。

  13.廣泛開展各類教育培訓。主動適應居民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法治社會、科學生活、安全健康、就業再就業、創新創業、職業技能提升等教育培訓活動。積極面向學生家長開展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家庭教育指導。重點面向城鎮化進程中的失地農民和農民工,積極開展職業技能、思想道德、民主法治、文明禮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教育培訓,通過社區學習與交流活動,增強社區歸屬感和認同感,加快其融入城鎮社區生活的進程。重視弱勢人群提高生存技能的培訓,積極為社區各類殘疾人提供學習服務。

  14.重視農村居民的教育培訓。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資源要向周邊農村居民開放,用好縣級職教中心、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開放大學、廣播電視學校、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和農村社區教育教學點。結合新農村和農村社區建設,有效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農家書屋、農村中學科技館等資源共用,提升農村社區教育服務供給水準。廣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現代生活教育培訓。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加強農村居民家庭教育指導,為農村留守婦女提供社會生活、權益保護、就業創業等方面的教育培訓。重視開展農村留守兒童、老人和各類殘疾人的培訓服務。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