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教育部:到2020年初步形成社區教育治理體系

2016年07月29日 14:52:54  來源:教育部網站
字號:    

  (二)整合社區教育資源

  5.開放共用學校資源。鼓勵各級各類學校充分利用場地設施、課程資源、師資、教學實訓設備等積極籌辦和參與社區教育。充分發揮縣級職業教育中心、開放大學、廣播電視學校、科普學校在農村社區教育中的骨幹和引領作用。加快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轉型發展,鼓勵其成為農村社區教育的重要載體。推動普通中小學有序向社區居民提供適宜的教育服務。

  6.統籌共用社區資源。注重社區教育機構與城鄉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站)、社區文化中心等機構的資源共用,拓展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站)的社區教育功能,推動社區教育機構與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站)設施統籌、資訊共用、服務聯動。充分利用社區文化、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各類資源,發掘教育內涵,組織開展社區教育活動,實現一個場所、多種功能,促進基層公共服務資源效益最大化。

  7.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提高圖書館、科技館、文化館、博物館和體育場館等各類公共設施面向社區居民的開放水準。鼓勵相關行業企業參與社區教育。引導一批培訓品質高、社會效益好的社會培訓機構參與社區教育。探索開放、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共用模式,不斷擴大社區學習資源供給。

  (三)豐富內容和形式

  8.豐富社區教育內容。廣泛開展公民素養、誠信教育、人文藝術、科學技術、職業技能、早期教育、運動健身、養生保健、生活休閒等教育活動,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推動生活方式向發展型、現代型、服務型轉變。積極開展面向社區服務人員、社區志願者、社區社會組織成員的教育培訓,增強其組織和服務居民的能力。

  9.創新社區教育形式。創新教育載體和學習形式,培育一批優質學習項目品牌。在組織課堂學習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才藝展示、參觀遊學、讀書沙龍等多種形式的社區教育活動,探索團隊學習、體驗學習、遠端學習等模式。通過開設學習超市、提供學習地圖等形式方便社區居民靈活自主學習。推動各地建設方便快捷的居民學習服務圈。

  10.推進社區教育資訊化。結合實施“寬頻中國”戰略和“網際網路+城市”“網際網路+科普”計劃,充分利用現代遠端教育體系,結合或依託社區公共服務綜合資訊平臺建設,建立覆蓋城鄉、開放便捷的社區數字化學習公共服務平臺及體系。有條件的地方,鼓勵形成網上學習圈。鼓勵各級各類學校和社會教育培訓機構向社區開放數字化學習資源及服務,推進各地網上學習平臺互聯互通和社區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的建設與共用,為居民提供線上線下多種形式的學習支援服務。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