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和現實問題。要回答和解決好這一問題,必須牢牢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旗幟鮮明地反對全盤否定、虛無歷史,以古非今、簡單復古,故步自封、盲目排外,妄自菲薄、去中國化等四種錯誤傾向。
一、堅持客觀對待、辯證分析,反對全盤否定、虛無歷史
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問題上的全盤否定、虛無歷史的傾向,其主要表現是,否定傳統文化的歷史作用和現實意義,把傳統文化説得一無是處、漆黑一片。其主要危害在於,否定了傳統文化的作用和意義,否定了科學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正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而科學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正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也就成了偽命題。
中國共産黨人是馬克思主義者、歷史唯物主義者,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文化虛無主義者,我們始終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看待文化與歷史問題。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問題上,我們要看到其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準、時代條件、社會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約和影響,因而不可避免會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性的東西,會阻礙和束縛社會的發展進步。但與此同時,我們還應看到其在歷史上發揮的進步作用和其思想精華在今天依然具有的借鑒價值。
從歷史上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對中華文明形成並延續發展5000多年而綿延不絕,對形成和維護中國團結統一的政治局面,對形成和鞏固中國多民族大家庭,對形成和豐富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對激勵中華兒女維護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對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從現實來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積極向上向善”的、具有“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思想精華,依然可以對我們今天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發揮積極作用,為我們認識並改造世界、治國理政、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借鑒和啟示。
因此,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作用和時代價值,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是不應該也不可能被否定和無視的。這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説,科學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正確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就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無關痛癢而是一個實實在在、關係重大的重要問題,不是要不要回答並解決而是怎麼樣回答並解決的實際問題。
二、堅持以古鑒今、古為今用,反對以古非今、簡單復古
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問題上的以古非今、簡單復古傾向,其主要表現是,美化歷史,主張復古,照搬古代歷史上的做法,甚至提出“以儒治國”“以儒代馬”的主張。其主要危害在於,割裂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辯證統一關係,模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差異,企圖動搖和代替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這一問題與上一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問題的兩個不同側面,本質上還是如何客觀辯證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作用和時代價值的問題。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華、有益成分並不能代替其思想糟粕和歷史局限;中國傳統文化所起的歷史作用和具有的時代價值,也不能掩蓋曾長期佔據中國傳統文化主導地位並作為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儒家思想中的許多落後、消極因素,曾束縛和阻礙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歷史事實。因此,對待傳統文化,既不能無視其歷史作用和時代價值,把它説得一無是處、踩到地上,視之為影響中國進步的萬惡之源,又不能忽視其局限性和落後、消極因素,把它説得盡善盡美、吹上天去,視之為解決一切問題的萬能妙藥。
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開展革命、建設、改革的一條根本成功經驗,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有效結合起來,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並利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指導新的實踐。這其中的中國具體實際當然包括中國的歷史文化實際。因此,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題中應有之義;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都是推進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必需因素,二者互為需要、不可割裂。但這並不意味著二者就沒有區別、不分彼此甚至可以相互取代。實際上,它們不僅有時代性上的差異,更有層次和本質上的區別。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産黨的指導思想和立身之本,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具有指導地位。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中國共産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共産黨經過歷史實踐反覆檢驗的正確選擇;走馬克思主義道路不是誰強加給我們的,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多方比較、反覆檢驗後作出的自主的歷史的選擇。
因此,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決不是要動搖和代替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而是要堅持以古鑒今、古為今用,發揮優秀傳統文化以文化人、資政育人的作用,助力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和繁榮,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三、堅持相容並蓄、交流互鑒,反對故步自封、盲目排外
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問題上的故步自封、盲目排外傾向,其主要表現是,自滿于自己已經取得的文化成就,排斥甚至拒絕學習、借鑒世界其他地區的文化成果。其主要危害在於,看上去“維護了民族文化自主性”,實際上違背文化發展規律,封閉日久難免走向沒落。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文化多樣性是客觀存在的。每種文明和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環境和特定的人群中産生和發展的,都有自己的本色、長處、優點,相應地也就都有需要豐富和提高之處。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各有韆鞦,只有姹紫嫣紅之別,而無高低優劣之分。唯我獨尊、“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文化優越論是不切實際的。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文化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是增強本國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條件。任何一種文化和文明,不管它曾經如何輝煌,如果陶醉於過往的輝煌,故步自封、封閉排外、不思進取,必然會陷入僵化、走向衰敗。這是文化和文明傳播和發展的一條基本規律。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遭受各種磨難而綿延不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華文化具有兼收並蓄、開放包容的特性,注意在同其他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中汲取有益的營養,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
因此,科學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僅不能故步自封、盲目排斥域外文化,而且還應虛心學習、積極借鑒世界其他國家文化的一切有益成果,從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取長補短、融會貫通,推動中華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四、堅持文化自信、洋為中用,反對妄自菲薄、去中國化
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問題上的妄自菲薄、去中國化傾向,其主要表現是,以洋為尊,唯洋是從,盲目追隨所謂“現代潮流”,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主張割斷歷史,去中國化。其主要危害在於,割斷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消除中華民族的身份認同,模糊中華民族的來路,擾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既定部署。
這一問題與上一問題,也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不同側面,本質上都是屬於如何正確對待民族文化與域外文化的關係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任何一個國家、民族都是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中走到今天的。身份認同是一個國家、民族凝神聚力、團結一致的重要前提,所謂身份認同,也就是要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來的,要到哪去;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和思想靈魂。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誰,不堅守甚至放棄自己的身份認同,不了解甚至有意模糊自己的來路,不正視甚至全面否定自己的歷史,不珍惜甚至徹底貶損自己的思想文化,就會行無依歸、丟魂落魄,就會失去方向、陷入迷途,就會丟掉根本、喪失命脈,這樣的國家、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其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成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逐漸形成的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是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堅定文化自信的堅實根基和突出優勢。
因此,對於世界其他國家創造的優秀文化成果,既要認真學習借鑒,為我所用,又要始終堅持以我為主,堅定文化自信,堅決反對妄自菲薄、唯洋是從,甚至搞削足適履、去中國化的思想與做法。
上述四種思想傾向本質上的錯誤是共同的,就是在如何看待和處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功用與局限以及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等關係的問題上,脫離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機械地而不是辯證地、片面地而不是全面地、割裂地而不是聯繫地、靜止地而不是發展地看待問題。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科學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並處理有關問題,核心的要求至少包括如下三個方面:一是始終堅持並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穩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這是根本前提;二是始終堅持辯證看待、鑒別分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擇善而從,這是基本方法;三是始終堅持立足當下,著眼于“用”,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並將其服務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是最終目的。關於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曾説過兩句非常凝練的話:“應該科學對待民族傳統文化”;“中國共産黨人始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習近平總書記這裡所強調的“科學”“忠實”,其題中之義至少包含上述三個要求。
(作者:高長武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朱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