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配方數量
改變配方亂象
與此前起草的意見稿相比,正式發佈的辦法對配方奶粉管理更加嚴苛:從原來每個企業可生産5個系列15種産品配方,縮窄至不得超過3個配方系列9種産品配方。
“目前,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過多、過濫,配方制定隨意、更換頻繁等問題突出,存在一定品質安全風險隱患。”滕佳材介紹説,國內許多企業採取“一張配方打天下”的策略,即簡單把一個配方的組成成分及含量略作改變形成多個“新配方”,生産不同産品不同品牌,然後在不同渠道銷售,謀取不當利益。
據統計,我國103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産企業共有近2000個配方,個別企業甚至有180余個配方。業內人士預計,隨著辦法施行,將會使目前市場上三分之二的奶粉配方被淘汰,四分之一的奶粉企業將退出市場。
“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終極研發目標是接近母乳,從本質上説每段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實際上只有一個配方。”張靖認為,按照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嬰幼兒配方乳粉要求按3段生産,這也是制定“3個配方系列”的依據。實際操作中,每個企業在研發過程中不可能只有一個配方,“9種産品配方”更多考慮的是市場實際情況。
張靖説,“3個系列9種配方”並非為了限制配方數量,而是針對市場目前存在的亂象而出臺的整治措施,其實對於企業來説,多配方就實現不了量産,就會增加成本。
為優化企業産能、滿足市場需要,辦法還允許同一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可使用集團公司內另一全資子公司已經註冊的産品配方。這就意味著,擁有多個子公司的大型集團公司在配方數量上將擁有優勢。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