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經濟日報:“生態文明”成為高頻詞

2016年03月11日 10:33:23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經濟日報:“生態文明”成為高頻詞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求“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考察調研中,還是重要會議上,大江南北、國際國內,習近平總書記走到哪,就把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的觀念講到那裏,昭示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志和決心。

  生態文明是在深刻反思工業文明帶來嚴重生態問題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積極推動的新型人類文明形態。能源緊張、資源短缺、生態退化、災害頻發……高速增長帶來的負面效應已經深刻影響到了經濟社會長遠發展,促使我們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思考經濟社會活動新的行為準則。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綠色發展位居其一,就是引領“十三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取向。

  眼下,看各地政府施政綱領,聽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生態文明”已經成為一個高頻詞。超越和揚棄傳統發展方式,生態建設、綠色發展日益成為共識。推動社會各界形成新的發展觀、政績觀和生産生活方式一個最重要的轉變,就是政績考核的“指揮棒”越來越清晰地指向綠色發展。中央已有明確規定,對領導幹部各類考核考察不能僅僅把地區生産總值及增長率作為政績評價的主要指標,而要加大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等指標的權重。對於生態環境造成損害的責任追究,強調顯性責任即時懲戒,隱性責任終身追究,更是讓各級領導幹部警鐘長鳴。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措施陸續發佈實施,正在為綠色發展“保駕護航”。

  去除“GDP緊箍咒”,遵循發展新思路,各地都應爭做綠色發展的先鋒,把更多精力放在轉方式、調結構、改善生態環境上,努力在綠色發展中打造新的競爭優勢。在這方面,不少地方已有大動作。例如北京市要求領導幹部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發展品質、優化發展環境上,明確了今年PM2.5濃度下降5%左右等較高的環保目標;青海省已取消對三江源地區的GDP考核,更加突出生態環保、民生改善等指標;湖南省發佈2016年重大項目575個,生態文明建設佔比近半;河北省不僅提出要建成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更要推進産業發展生態化,把生態建設轉化為生態經濟……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全面持續推進,必將帶來日益變美變綠、充滿盎然生機的中國,讓我們憧憬的未來儘早成為現實。(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李學磊]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