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四個堅定”指導下做好對臺工作

2017年10月16日 14:15:49來源:人民政協網

  原標題:“四個堅定”是當前指導對臺工作的方法論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民革、臺盟、臺聯小組聯組會時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條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統一的光明大道,我們應該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堅定不移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堅定不移攜手實現民族復興。

  “四個堅定”,是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第一次全面論述的大陸對臺工作總體方針和全面戰略部署,是他從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著眼,從團結兩岸同胞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作出的最新對臺政策宣示,是指導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大陸對臺工作的方法論。

  眾所週知,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至2008年以前,由於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和陳水扁在島內公然推動“臺獨”,搞“一邊一國”和“一中一台”,企圖把臺灣從中國領土上分裂出去,從而導致上個世紀90年代初兩岸建立的兩岸兩會(海協會和海基會)協商制度被迫中斷,兩岸交流停滯。直到2008年島內“政權”發生更疊,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在共同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基礎上,恢復海協會與海基會制度化協商,兩岸關係方才邁向和平發展軌道。

  雖然兩岸關係經過7年時間的發展,各項交流都取得了很大成效,兩岸和平紅利也惠及了兩岸人民,但由於島內“臺獨”勢力依然存在,兩岸和平發展依舊面臨“臺獨”威脅。因此,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九二共識”對兩岸建立政治互信、開展對話協商、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兩岸雙方的共同政治基礎遭到破壞,兩岸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係就會重新回到動蕩不安的老路上去。我們始終把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同臺灣當局和各政黨開展交往的基礎和條件,核心是認同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企圖挑起兩岸民眾和社會對立、割斷兩岸同胞精神紐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必須堅決反對。

  對於“九二共識”的重要性,誠如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10日在會見美國客人時所説,這7年來兩岸關係之所以能夠順利推動,跟雙方都同時回到“九二共識”是分不開的。他表示,“九二共識”至今已23年,但他上任前,經歷許多不同的命運,以致並沒有完全實施;他上任後,“可以説全面實施之後,發現這是一條走得通的路。”

  “只要做到這一點,臺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都不會存在障礙。”在認同“九二共識”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同時也給臺灣一些政黨和政治人物與大陸交流大開方便之門。“九二共識”事關大是大非問題,在這個方面大陸不可能有任何模糊地帶。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在這次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我們發展兩岸關係的著眼點和落腳點。他強調,我們堅持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理念不會變,為臺灣同胞辦實事、辦好事的政策措施不會變。我們注重聽取臺灣各界特別是基層民眾意見和建議,願意了解臺灣同胞想法和需求。我們歡迎更多臺灣同胞參與到兩岸大交流進程中來,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支援者、參與者。要繼續加強兩岸同胞交流往來,實施惠及兩岸同胞的政策法律措施,擴大臺灣基層民眾受益面和獲得感。

  這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向大陸對臺部門指明的今後一段時間對臺工作路徑,也是方法。

  輿論認為,由於長期隔閡,兩岸間官方與民間互信一直很脆弱,而信任的脆弱,往往會帶來互相猜疑。加上島內政治惡鬥,和外部因素影響,臺灣經濟這幾年始終難以走出低迷,民眾對經濟發展以及兩岸交流帶來的紅利“無感”。為了讓更多臺灣青年人和基層民眾了解大陸,讓臺灣更多民眾對大陸“有感”,去年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赴臺,而其選擇接觸的對象恰恰就是臺灣地區基層的“三中一青”。實踐證明,加強青少年交流、加強兩岸基層交流,對消除兩岸隔閡、增進兩岸同胞互信有著重要意義。

  因此,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願意讓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願意為臺灣青年提供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舞臺,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他們的成長、成才、成功注入新動力、拓展新空間。而“堅定不移攜手實現民族復興”,則是從國家、民族的長遠發展,闡述兩岸同胞命運與共,攜手合作,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性。

  “從根本上説,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我們要保持自身發展勢頭,同時採取正確政策措施做好臺灣工作。”這表明,只要大陸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經濟發展,各項事業不斷進步,解決臺灣問題的主動性就在於大陸。

[責任編輯:梁行]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