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專家:北京大幅度消除重污染天氣至少需要25年

2016年01月09日 06:40:18  來源:新京報
字號:    

  2015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80.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不過,仍超出國標(35微克/立方米)130%。2013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89.5微克/立方米,2015年PM2.5濃度比2013年下降10%。

  從1998年以來,北京連續採取了十六個階段的大氣污染治理措施。2013年,北京正式向PM2.5“宣戰”,出臺《北京市2013—2017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該五年計劃從燃煤污染防治、機動車排放污染防治、工業及其他行業污染防治、揚塵污染防治等六大項提出84項治理措施,正式向主要污染物PM2.5“重拳出擊”。2014年,北京發佈最新污染源解析顯示,在本地污染貢獻中,機動車、燃煤、工業生産、揚塵為主要來源,也充分説明治理措施的有的放矢。

  截至目前,北京在機動車、燃煤以及工業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同樣也存在不少難題。官方表示,2030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有望達到國標35微克/立方米。

  專家表示,達到國標需要再減排80%左右,屆時,重污染天將大幅度減少,而藍天則會大大增加。

  1 燃煤給北京造成多大污染

  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燃煤消費總量為1200萬噸。根據北京燃煤壓減任務,2017年,北京燃煤消費總量預計將壓減至1000萬噸以內。

  市環保局表示,在重污染天污染物早期快速累積過程中,燃煤是主要的污染來源。另外在採暖季,燃煤也是整個京津冀區域的最大污染來源。在北京本地的PM2.5污染來源中,燃煤佔比22.4%,僅次於機動車,位列第二。

  據市環保局,北京燃煤排放主要來自燃煤電廠、燃煤集中供暖、居民散燒等,而與燃煤直接相關的大氣污染物就是二氧化硫。目前北京二氧化硫的濃度水準與南方沿海無採暖城市相當,濃度空間分佈總體南高北低,其中南部郊區站最高,反映局地燃煤排放影響。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市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濃度為13.5微克/立方米,遠優於國家標準,這也反映出北京多年治理燃煤取得了成效。不過,郊區和農村地區的散煤問題比較嚴重。

  2 散煤和劣質煤問題有多嚴重

  市環保局副局長方力給出一組數據顯示,在北京現有的1200萬噸燃煤總量中,有300萬至400萬噸為散煤。這其中,就有不少劣質煤。

  彭應登説,最新的北京農村散煤排放量顯示,這300萬至400萬噸散煤,排放的PM2.5佔全市的15%,氮氧化物佔全市的9.4%,而排放的二氧化硫佔全市的37.4%。他解釋,二氧化硫佔比高,意味著對空氣品質的影響更大。

  他認為,治理郊區散煤、劣質煤,只能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因地制宜地採用多種清潔能源替代方式,例如太陽能、壓縮天然氣、地熱和電能,切忌一刀切。壓減郊區散煤如果落實到位,對北京空氣改善效果應該在10%左右。

  市環保局表示,2016年北京減排措施將聚焦“三大戰役”,其中之一就是“改農村散煤”,將加大農村優質煤替換力度,加強對銷售劣質煤的打擊力度。

  3 北京燃煤治理能否獨善其身

  近年來,京津冀空氣污染日益呈現區域性的特徵。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介紹,北京發生的重污染一般分為三類,分別為傳輸型污染、積累型污染、特殊型污染。其中,傳輸型污染即以外來輸送為主導。

  數據顯示,在北京的PM2.5來源中,區域傳輸佔比約28%至36%。而在遭遇傳輸型的重污染時,區域傳輸的比例更是超過50%。

  彭應登認為,燃煤治理北京不能獨善其身,需要鄰近的河北地區統一協同治理燃煤。

  據了解,目前,河北燃煤總量約為3億噸。彭應登坦言,燃煤協同治理的難度極大,主要因為河北高耗能與高污染的産業結構,以及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這在短時間內都很難調整優化到位。

  他預計,河北基本優化調整到位至少需要10年以上。

  4 機動車治污是否僅指限行

  談及機動車污染治理,大家首先想到的更多是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實際上,機動車污染治理遠不止此,是個綜合性的治理措施。

  市環保局介紹,目前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已達560余萬輛,年排放各項污染物70萬噸左右。

  截至目前,北京已發佈近30個機動車排放地方標準,是全國制定機動車排放標準最多城市。這些地方標準嚴於國家標準或填補了國家標準空白。每執行一次新標準,單車污染將減少30%至50%。據悉,今年北京有望實施京六排放標準。

  此外,改善車用油品品質、強化在用車排放監管體系、重點整治貨運車輛的機動車排放執法、夜查大貨車以及淘汰黃標車等,都是北京近幾年採取的治理機動車排放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期間,除了機動車單雙號限行,也包括建築垃圾和渣土運輸車、混凝土罐車、砂石運輸車等重型車輛禁止上路行駛等綜合措施。

  5 機動車排放治理何時見效

  環保專家彭應登認為,北京汽油車排放碳氫化合物佔機動車排放總量的87%,對汽油車進行排放控制以減少光化學污染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重型柴油車排放污染,應該是影響北京大氣環境品質的主要原因,特別是重型柴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數據顯示,重型柴油車雖然只佔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的5%,但其氮氧化物排放量佔到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50%以上,顆粒物佔到排放總量的60%以上。

  另外,他介紹,重型車主要為營運車輛,其活動頻率及日行駛里程高,主要活動在居民稠密區,對人體健康影響危害大。因此,應下大力氣加強控制重型柴油車的排放。控制重型柴油車的排放不僅要針對本地車,而且要重視外地進京車輛。如果抓好了機動車綜合治理措施(包括淘汰國一和國二小客車等),顯著效果應該在2020年之前會顯現。

  6 重型柴油車治理難度多大

  市環保局曾給出一組數據,2014年3月,環保部對河北、天津等北京周邊地區市場上16家企業的國Ⅲ、國Ⅳ柴油車進行檢查,68%的柴油車僅符合國Ⅱ或國Ⅰ標準。也就是説,這68%的柴油車存在排放標準造假行為。另外,市環保局曾組織專家對135輛進京重型柴油車進行抽查,結果85%以上都是國Ⅱ標準以下的黃標車。

  另外,重型柴油車大多為進京送貨車輛,承擔著北京基本生産生活所需物資的運輸。北京雖已發佈黃標車禁行和其他車輛的有關限行通告,但在短期內減少此類車輛的數量難度較大。有監測數據顯示,北京夜間污染物排放會出現相對高峰,除了夜間濕度較大,很大程度跟夜間大貨車進城行駛相關。

  數據顯示,北京每天有約2-3萬輛外地進京大貨車,這些車輛超標排放問題非常突出。

  7 淘汰污染企業減排效果如何

  北京污染源解析顯示,本地污染排放中,工業生産佔比18.1%,位列第三。根據“北京市2013年至2017年清潔空氣五年行動計劃”,至2017年,北京將調整退出1200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污染企業。

  彭應登説,北京的“三高”企業已經搬得差不多了,遠郊還有一些建材和化工類等污染企業。不過,目前北京的工業主要集中在南部四區,即通州、豐臺、大興和房山。在PM2.5的區域分佈上,北京南部地區污染濃度高出北部地區一倍左右。因此,南部四區是下一步北京治理的重點。

  據悉,北京已劃撥43億元,用於治理南部四區的污染。彭應登分析稱,南部四區的工業燃煤鍋爐全部進行清潔能源替代,大約需要5年至10年的時間。

  8 北京治理揚塵目前收效如何

  根據北京的源解析結果,北京地區的揚塵,主要來源於交通道路揚塵、施工建築揚塵以及土壤風沙塵等。在PM2.5本地來源中,揚塵排放也是主要來源之一,佔比14.3%。

  根據2015年修訂發佈《綠色施工管理規程》,去年相關部門對全市1321個規模以上建築工地實施視頻揚塵污染監控,對33家揚塵問題嚴重的施工單位暫停在京投標資格1至3個月。全市道路清掃保潔新工藝作業率達到86%,每日再生水沖洗道路使用量超過2萬立方米。此外,百萬畝平原造林任務提前超額完成。

  彭應登表示,揚塵治理措施及其效果不僅是技術層面的事,還與管理密切相關,如果管理不到位,最容易出現反彈。因此,揚塵治理的長期效果需要建立政府各部門、企業和社會齊抓共管的長效機制,才能奏效。

  9 京津冀協同治污進展如何

  京津冀區域污染的連片性,使得區域內誰都不能獨善其身。《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對京津冀的大氣治理劃定“紅線”,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PM2.5濃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

  市環保局介紹,過去一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充分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北京和周邊省(區、市)、中央有關部門加強協作,區域協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

  其中,北京與河北省保定、廊坊兩市結對,支援大氣污染治理資金4.6億元,用於燃煤鍋爐脫硫脫硝除塵深度治理。另外,通過區域聯防聯控,共同保障了重大活動期間空氣品質。經過共同努力,去年8月20日至9月3日閱兵期間,北京連續15天一級優,區域七省區市PM2.5濃度同比平均下降30%左右,共同呈現了“閱兵藍”。下一步,京津冀還將在空氣重污染區域共同會商以及統一應急響應等方面,取得進展。

  10 為何公眾感覺污染越來越重

  市環保局數據顯示,與2014年相比,北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年均濃度分別下降38.1%、11.8%、12.3%、6.2%。1998年以來長期監測的三項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濃度下降89%,二氧化氮濃度下降32%,PM10濃度下降46%; PM2.5自2013年監測以來濃度下降10%。

  不過,為什麼大家感覺空氣污染並沒有減少,相反還呈現愈演愈烈的態勢?

  彭應登説,近年來,北京大氣治理的成效在非採暖季更易體會到一些,比如之前出現的“APEC藍”和“閱兵藍”等,都出現在非採暖季。採暖季由於疊加燃煤污染以及更多的靜穩天氣等因素,重污染天需長期治理才會有成效。也就是説,北京和河北的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需在現有基礎上削減75%以上,才能大幅度消除重污染天氣,這至少需要25年。

  此前,市環保局副局長方力表示,到2030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有望達國標35微克/立方米。不過,專家表示,達到國標並不意味著不會再出現重污染,而是重污染天數大幅減少,污染濃度大幅降低,此外,藍天數也會明顯增多。

  PM2.5治理目標

  到2017年,全市空氣中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十條”實施細則》

  十三五時期(2020年),實現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15%左右。

  ——北京市委關於北京市十三五規劃建議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