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廣州市疾控中心獲悉,作為深圳康泰公司生產的乙肝疫苗的替代品,廣州已于昨日接受由其他公司生產的44100支乙肝疫苗。據廣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鳴透露,今日還將有一批乙肝疫苗送到,預計今日這兩批疫苗將下放至各區縣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接種點。
進口疫苗緊張 乙肝陰性孕婦產兒不得使用
廣州婦兒中心院感科主任趙丹洋透露,自從12月19日接到全面封存深圳康泰公司生產的乙肝疫苗之後,作為應急使用,該院在此後三天之內,共從疾控部門購進10支單價為97.16元的進口收費乙肝疫苗,並于昨日再購進50支,用于乙肝表面抗原呈陽性的孕婦所產新生兒使用,截至昨日已使用了6支。
“醫院平均每天出生新生兒40—50個,如今是高峰期,能達到50個,乙肝表面抗原呈陽性的孕婦一周大概有35位。”趙丹洋表示,鑒于進口疫苗資源緊張,目前對于呈陰性的孕婦,所產新生兒一律不使用進口疫苗,取而代之的是開出補接種的通知單,留待日後在社區補種,“目前只有一例出院新生兒需要補種。”趙丹洋如是說。
據介紹,新生兒注射乙肝疫苗出現過敏反應發生率極低,在出生24小時以內注射與否會根據評估來確定,“一般要詢問母親過敏史來提供診斷線索,查看是否對有些物質過敏,另外要看新生兒是否免疫功能低下、不全,是否有肺炎等基礎病。”
廣州婦兒中心新生兒病區護士長王曉傑透露,該院在實踐中對于母親有嚴重過敏史的,嬰兒禁止注射乙肝疫苗;對于新生兒出生以後出現急性感染症狀,呼吸困難、窒息、血壓下降,心跳不屬于每分鐘40—45次區間,體重小于2.5千克,體溫大于等于37.5℃的,都暫緩注射疫苗。
如何區別注射乙肝疫苗之後新生兒的一般接種反應與非正常反應?徐翼表示,接種之後,嬰兒一般會有中輕度的發熱,“大部分在接種後24小時內發生,體溫在38.5℃以下,持續時間一般在1—2天,不會超過3天,會出現包括厭食、輕度嘔吐、腹瀉、全身乏力,精神差,局部皮膚紅腫的反應。”
專家意見 24小時後注射 乙肝母嬰阻斷率下降10%
深圳康泰公司乙肝疫苗致死多例新生兒之後,有媒體質疑“新生兒是否必須要在出生24小時內注射乙肝疫苗”,對此廣州婦兒中心婦產科主任醫師禤慶山表示,新生兒在出生後24小時之內注射乙肝疫苗既是“世衛組織推薦的做法”,也是“阻斷乙肝通過母嬰傳播最有效的方法”。
“24小時內注射並不是中國獨創,是全球科學家根據大量的研究成果,經過大量流行病學調查一致認可的方法,包括其中的接種時間、劑量都非常科學嚴謹,可以說是世界性標準。”禤慶山說。
具體而言,一是在制作方式上與此前疫苗由乙肝病毒“去毒”後制成不同,“目前的乙肝疫苗都是由基因重組合成,疫苗的分子、生物學結構與病毒相同”,二是生效快,“24小時內注射可以盡快產生抗體,新生兒出生以後是沒有獨特抗體的,一般都靠母親的內臍帶血傳輸,如果母親攜帶有乙肝表面抗原,除了需要在24小時內必須接種疫苗,一般還需要在新生兒出生6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消除遊離在新生兒體內的乙肝病毒。”禤慶山表示,採用以上針對措施,乙肝病毒的母嬰阻斷成功率在97%以上。
“珠三角的主要發達城市從1999年就開始在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注射疫苗,這麼多年還沒有聽說過疫苗出問題。”禤慶山表示,根據有科學家對帶有乙肝表面抗原母猴的動物實驗表明,如果第一針乙肝疫苗在“新生猴”出生後的24小時內注射,乙肝病毒的母嬰阻斷率幾乎可以達到100%,而一旦超過24小時但在7天之內,阻斷率便會下降10%。
“乙肝疫苗總的來說是安全的,計劃免疫也必須要進行下去。”徐翼透露,計劃免疫對于乙肝表面抗原呈陽性的媽媽來說更是意義非凡,“單純阻斷,也就是說單純注射乙肝疫苗阻斷母嬰傳播的成功率在87.8%。”他表示,從2003年至今,注射乙肝疫苗為我國至少減少了360萬的潛在乙肝病毒攜帶者。(記者/駱驍驊 通訊員/易靈敏 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