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養老金缺口、提標、雙軌制--人社部副部長回應三大問題

2013年03月14日 08:4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養老金缺口、提標、"雙軌制"--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回應三大焦點問題

  老有所養是近年來兩會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養老金有沒有缺口,如何實現保值增值,退休金增長機制如何建立,“雙軌制”怎樣解決?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

  養老金當期無缺口 未來壓力大

  由於觀察口徑不同,養老金的缺口問題一直存在爭議,計算結果相差很大,讓人莫衷一是。

  “2012年,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97萬億元,支出1.55萬億元,當期結余4191億元,累計結余2.37萬億元。”胡曉義説,“在中央和地方財政補助支援下,總體上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大於支出,當期不存在基金缺口問題。”

  然而,當期沒有缺口並不代表將來不會出現缺口。胡曉義坦言,隨著老齡化程度的提高——領錢的人相對增多,繳費的人相對減少——基金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從現在開始著手解決,採取措施延緩缺口的出現,甚至彌補上這個缺口,平穩度過這個風險期。”這位副部長説。

  “首先是要擴大覆蓋面,因為我國還有相當多的中青年人沒有參保。”胡曉義説,“大家都來參保,撫養比就會降低,而參保者本身未來也有了一份保障,一舉兩得。”

  “第二是要加大財政投入。”胡曉義説,“各級財政投入從1998年開始第一筆20億元,到今年已經增加到2000多億元,增長了一百多倍。”

  他強調,除此之外,還要開闢新的資金渠道,例如將國有資産的增值部分、國有土地出讓金等納入。

  “同時,從2000年開始,中央已經在安排戰略性的儲備,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目前已達近一萬億元的規模,這為將來應對老齡化高峰又提供了一個蓄水池。”胡曉義説。

  關於基金的保值增值,胡曉義介紹,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和企業年金已經通過市場化運營來實現保值增值,而且效果還都不錯。

  “它們的運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胡曉義説,“2.37萬億元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可以吸取這些經驗,在安排了現有的支付部分外,可以通過市場化的運作來實現保值增值。”

  研究建立養老金調整機制

  2005年至2012年,中國已連續8年較大幅度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準。2012年調整後企業退休人員月每人平均養老金達到1721元,與2005年調整前月每人平均700元的水準相比,8年累計月每人平均增加1021元。2013年,國家決定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準,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月每人平均基本養老金的10%確定。

  待遇雖然連年提高,但由於養老金調整的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讓人覺得“心裏不踏實”。

  “我們正在研究建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正常的調整機制。”胡曉義説,“我認為,過去九年連續調整養老金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決策機制——經濟發展、社會平均工資水準、物價水準、財政能力等因素都已經成為決策時的考慮因素。”

  “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將這些因素進一步細化,比如在公平性方面還有哪些因素需要考慮;在適應流動性方面,不同群體間、不同地區間的水準安排要怎樣合理安排;在可持續性方面,怎樣既不斷提高退休人員的保障水準同時又能加強激勵機制,實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胡曉義説。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