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華媒熱議中國春節:時代賦予新內容 不變是鄉愁

2013年02月16日 15: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春節黃金周即將結束,鐵路、公路、民航將迎來節後返程客流高峰。春節期間高速公路小客車免費通行也將於15日晚24時結束。 圖為2月15日,江蘇省贛榆縣汽車總站候車大廳內人頭攢動。中新社發 司偉 攝

  2月10日淩晨,萬眾矚目的央視春晚在一片歡呼喝彩聲中圓滿地落下了帷幕。當《難忘今宵》這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億萬電視觀眾在一場超讚的視聽享受中歡度了癸巳蛇年的新春佳節。2013年恰逢央視春晚第三十一年的全新起航,四個半小時的直播以“新春中國”為主題,分新春到、新喜來、新意展和新篇開四個節目群。全場晚會結構緊湊,主題鮮明,看點頗多,藝術水準極高。

  一年一度的中國春節再次引發海外媒體的關注。海外華文媒體從年味,春運,春晚、“空城”、情人節等方面來報道中國春節。有輿論稱,對海內外的中國人來説,一樣年有百樣味。春節,蘊含一樣的鄉愁,卻又有不一樣的體會。

  春節:節日的味道 歸途的鄉愁 春晚的感觸

  英國BBC中文網指出,過了年三十,春節後返城的春運再度展開。人們舟車勞頓、千辛萬苦的過程雖然再次重復,但已經沒有了回家過年的歸心似箭和焦慮。

  文章説,中國自上個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30 年以來,經濟、社會的發展賦予“春運”很多新內容,也使它每年都“熱”一下。

  美國《僑報》的評論稱,從節前的返鄉到節尾的返城,春運第二波高潮又將開始。人流的軌跡,寫照出當下中國春節的氣象,農村裏人氣旺,熱鬧喧騰年味濃,城市裏人減少,不溫不火年味淡。

  該報還另刊文談了春晚。文章説,央視春晚小品節目中有歧視弱勢群體、嘲諷人體缺陷的內容。春晚不同於一般的晚會,是傳統節日,基於傳統的節日,一定要有一定的文化與道德保守性,文化與道德的保守性要求春晚的藝術品更傳統與溫暖,更考慮道德與人文關懷。

  難題:“空城”現象、交通事故、華人在異鄉

  法國《歐洲時報》也注意到,中國春節期間,因大批外地籍打工者返鄉過年而造成的一線城市“空城”現象,近年已較為普遍,引發的討論亦此起彼伏。

  文章説,當未來的中國貧富差距得以顯著縮小,各個城市間漸趨平衡,如何對大城市人口、資源予以合理調控?如何在非本地勞動力減少時,繼續推進城市繁榮?顯然是“春節空城”投射出的更為深遠的中國發展問題。

  香港《明報》的文章注意到中國公安部門有關內地“春節交通意外死傷減半”的報道。

  日本新華僑報網刊文《海外華人過年不孤單》。文章指出,身居異國的華僑華人,或受限於事業學業,或迫於經濟壓力,未能如願以償踏上回國返鄉的旅程。難以了卻的歸意,與不近人情的現實相互糾纏。借助現代的媒體及通訊技術,依然可以感知遙遠東方的節日心跳。

  美國《僑報》13日還關注到,美國華人農曆新年值得關心的一件事,是有華人在白宮網站“WethePeople”發起聯署,要求美國政府將春節列為官方假日,此請願書得到了在美華僑華人的積極響應。

  看點:消費力、租男友過年、情人節“撞上”春節

  臺灣《旺報》稱,春節成全球民眾黃金周,大陸消費力引關注。大陸游客到全世界買奢侈品,在北歐買高級手錶,一齣手就是半打,在香港買名牌包,看上一款就將所有顏色買下。各大奢侈品牌因此對中國人恭順有加,聘用講華語的服務員、使用中文標簽、收受人民幣現金。

  歐洲時報網的評論稱,中國的未婚男女回家與父母共度傳統佳節都有著一個沉重的包袱,那就是又得面對一臉擔憂的父母和祖父母和他們的嘮叨:“年紀不小啦,還沒有對象嗎?打算什麼時候結婚啊?”這種“逼婚”最終在今年逼出了兒女的一項對策—租用男友。

  文章注意到,一些單身女性為了獲得喘息的機會,寧願欺騙父母租賃男友。她們先在網上選中待租男友,然後在QQ即時通訊網路作簡單交流,兩人便一起踏上回“家”過年的路。

  香港《文匯報》刊文説,由於與農曆春節“撞檔期”,今年情人節前夕廣州鮮花、巧克力預訂價量齊跌,較往年同期“冷”了許多,不少西餐廳情人節套餐尚未訂滿。由於未趕上開學、返工時機,加之又無法登記結婚,廣州不少情侶為如何過情人節多了幾分糾結。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