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運購票的開始,搶票大戰已如火如荼展開。與往年相比,今年網上售票的比重迅速增加,窗口買票不僅時間上滯後於網路,速度更是差得太遠。而隨著“刷票插件”的流行,更拉大了線上線下購票速度的差距。於是,很多農民工發現,現在即使通宵排隊也不一定能買到票了。
網上購票成主流 務工人員跟進難
自從2011年開始實行網上售票開始,網路售票的地位在不斷提升。從時間上看,網際網路、電話訂票的預售期為20天,而代售點和車站部分售票窗口只有18天。春運期間堪稱“一寸光陰一張票”,兩天的時間足以讓票賣光。
正是網際網路便利的優勢,讓現在搶票大戰的陣地迅速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廣鐵集團數據顯示,售出的217萬張1月26日至1月31日火車票中,近七成是通過電話和網際網路售出。1月15日全國鐵路售出的車票中,有38.2%是通過網際網路支付。
對於現在的人來説,買到票拼的不是體力和耐心,而是網速和技術。而隨著“刷票插件”的風行,則更是拉大了線上線下的買票效率差距。 在“刷票插件”的推波助瀾下,火車票脫銷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少熱門車票從開售到售罄只需不到5分鐘。
近期廣東警方刑拘了一對有償代購火車票的新婚夫婦,警察發現前來求購火車票的多是務工人員。這一現象凸顯出,在搶票大戰向網路陣地轉移時,多數務工人員往往跟不上鐵道部的升級節奏,當他們請他人代購車票時,卻又遭遇法律困境。
網路資源不均造成務工人員買票難
在務工人員買票難的背後,是網路資源分佈不均。在窗口買票排隊講究先來後到,而在網上排隊則講究誰的網速更快、電腦更好、插件更強。在這些方面,務工人員無疑是處於弱勢地位的。
多數務工人員都來自農村,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城鎮居民網際網路普及率為59.1%,鄉村居民網際網路普及率僅為23.7%。即使進入城市後接觸了網路,但是與學生、白領等人群相比,很多務工人員尤其是年紀較長的對於網路還是比較陌生。
記者採訪發現,不少返鄉務工人員的月收入在兩三千元左右,如果他們想過年攢點錢帶回家,動輒幾千元的電腦和每月近百元的寬頻無疑是奢侈的選擇。一些年紀較大的務工人員更是幾乎不上網,年輕一點的一般都選擇去網吧。而且,他們上網也多是以消遣娛樂為主,很少務工人員會有網上銀行,對於買票、使用插件等更是不太了解。
政策支援加公益幫助 或緩解決務工人員買票難
不可否認的是,由於春運期間客流量太大,有限的火車票自然格外稀缺。公眾之所以格外關注務工人員買票問題,並不是刻意傾斜,而是為儘量保證人人都有均等買票的機會。
為了更好地幫助務工人員購票,北京、上海鐵路局試點將團體票門檻減低到6人,可以隨意“組團”,只有組團超過20人時才需出示企業營業執照。除此之外,多地還加開票價便宜的“綠皮車”,方便務工人員返鄉,貼心的惠民措施受到了務工人員的歡迎。
但是記者採訪發現,“6人即可組團”的政策在被不少非務工人員使用,也有務工人員在抱怨找不到人組團。業內人士指出,這些政策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要真正幫助務工人員買票,最重要的還是要落到實處。
除了政策的支援之外,公益活動也不失為可行的途徑之一。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呼籲,“幫農民工兄弟訂張火車票吧!”在天津,有100多名年輕人發起“春運志願者”活動,利用學習、工作之餘幫助務工人員訂票。在溫州,“@溫州高校”微博發起的“春運志願者行動”,網友每天幫助務工人員訂到幾百張火車票。
專家認為,在一些務工人員較多的城市,此類志願活動應當被支援,以彌補政策實施時的不足。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