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近日被指年報中40余億元資金不翼而飛,再度讓公益機構陷入信任危機。儘管中華兒慈會公開道歉並回應稱,年報上刊出的是錯誤數字係“小數點點錯”,但這個有些讓人發笑的解釋更顯荒謬,公眾對這個機構的疑慮也隨之加深。
40億元“蒸發”竟因“點錯小數點”
近日,有微博網友爆料稱,2011年度,中華兒慈會約48億元現金“神秘消失”,金額遠超主業捐款收支。記者在年報中看到,2011年該基金會接受捐贈現金約8250萬元,“收到的其他與業務活動有關的現金”47.66億元,年內累計支付48.41億元。
在年受捐現金不及1億元的背景下,近48億元資金的來源及去向引發公眾關注。12月10日,中華兒慈會在官網發佈致歉聲明,稱財務人員將銀行短期理財累計發生額4.75億元誤寫為47.5億元,使年報中的現金收付額錯誤。聲明表示,這是基金會工作人員和領導審核嚴重失誤,基金會絕無洗錢行為。
12月11日,中華兒慈會再度公佈《其他貨幣資金明細賬》,披露與“4.75億元理財發生額”相關的資金往來,並表示歡迎網友查對。
“郭美美事件”後,公益信任事件仍在發生。今年7月,因醫院資質及捐款受到質疑,曾獲“中華慈善獎”的天使媽媽基金在微博“裸曬”賬本,逐張公佈山東少年杜傳旺的就醫報告單,以自證清白。因支教老師微博爆料學生營養餐供應“偷工減料”,湖南省鳳凰縣啟動問責程式,5名責任人被免職。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所長鄧國勝認為,財報“點錯小數點”,可見基金會在公眾資訊披露方面有多麼不嚴肅,公益機構、審計公司均對此負有責任。該事件折射出我國公益機構亟需進一步完善規範。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