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依法治國:公平發展的中國抉擇

2012年11月01日 16:16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依法治國:公平發展的中國抉擇——十六大以來重大戰略述評之九

  依法治國,是執政興國的基本方略。

  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鮮明旗幟。

  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黨的十五大確立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黨的十六大將“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伴隨著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公平正義的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指出:“要適應我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注重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

  回首十年,依法治國步履鏗鏘,法治中國砥礪前行,法治的力量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我們興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宣告形成,完成了有法可依的歷史使命,踏上依法治國的新征程;

  我們欣慰,法治政府建設強力推進,領導幹部學法信法守法蔚然成風,凡事愛問“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式”;

  我們喜悅,執法規範文明,司法權威公正,公平正義正在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走近群眾、溫暖你我;

  我們鼓舞,今天的群眾,開始學會用法治的眼光打量周圍的一切,開始習慣用法治的思維展望中國的未來。

  中國,邁上依法治國的光輝大道,法治的旗幟在神州大地高高飄揚。

  立法為民

  鑄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樹起中國法治新豐碑

  2010年底,就在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備受世界矚目的同時,中國的依法治國也取得了重要里程碑式的巨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正式形成,中國法治樹起了新的豐碑,站上了新的起點。

  事斷于法,順乎民情。立法,是制定公共規則的最高形式,也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和基礎。梳理十年來的立法項目,人們不難發現,民生領域立法步伐加快。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社會保險法等涉民生立法,得到更多關注。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教育、醫療、住房、養老、就業、收入分配等領域涉及的利益格局十分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越來越需要從制度上進行頂層設計和綜合配套。”黨的十八大代表、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適時表示。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鷹表示,從側重市場經濟立法到側重社會立法,反映了中國立法重點的轉變,也反映了中國進入小康社會以後強烈的社會需求。立法,離群眾生活越來越近,更加順乎民情、尊重民意。

  針對人們普遍關心的餐桌安全問題,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食品安全法。從2004年7月,國務院法制辦著手食品安全法起草工作,到這部法律最終通過,歷時五年有餘。一位參與立法的專家表示,這是因為食品安全問題關係到每一位公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無救濟則無權利。2009年12月,歷經四審、歷時七年得以通過的侵權責任法填補了公民權利中的諸多“空白”,首次明確精神損害賠償、確立“同命同價”賠償原則,第一次專章規定醫療損害責任。同時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環境污染、産品缺陷、交通事故等問題均作出具體規定,成為“公民維權指南”。

  ……

  在近十年的立法過程中,人們發現,群眾的聲音越來越為立法機關重視並吸納,開門立法、民主立法,讓立法工作成為一項“陽光下的民主事業”。

  十年來,物權法、勞動合同法、村委會組織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同人民群眾關係密切的法律草案或修訂草案一次次向全民公佈,廣泛徵求意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立法工作越來越集中民智,反映民情,體現民意。

  十年來,隨著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推進,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從“閉門立法”到“開門立法”,從“一致通過”到“棄權”、“否決”,逐步完善的立法程式推動著立法工作日趨科學化和民主化。

  今年8月,預演算法修正案草案徵集意見數達33萬多條,遠超出此前徵集意見數最多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

  2011年4月至5月,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徵集意見時,一個月內徵集到23萬條意見,超過2009年至2011年20部法律的總和,曾創下人大立法網上徵求意見的紀錄。

  200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勞動合同法,今年首次修改。今年6月2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首次審議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中國人大網顯示,從今年7月6日至8月5日,徵集意見數達55萬餘條,再創法律草案徵集意見數之最。

  民生立法、開門立法、民主立法,讓我國的立法工作能夠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外界形容“中國立法步入平民時代”。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