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

2012年10月24日 20:1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

  (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一、能源發展現狀

  二、能源發展政策和目標

  三、全面推進能源節約

  四、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五、推動化石能源清潔發展

  六、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準

  七、加快推進能源科技進步

  八、深化能源體制改革

  九、加強能源國際合作

  結束語

  前 言

  能源是支撐人類文明進步的物質基礎,是現代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在中國實現現代化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進程中,能源始終是一個重大戰略問題。

  20世紀70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能源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産國,形成了煤炭、電力、石油天然氣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供應體系,能源普遍服務水準大幅提升,居民生活用能條件極大改善。能源的發展,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能源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能源資源稟賦不高,煤炭、石油、天然氣每人平均擁有量較低。能源消費總量近年來增長過快,保障能源供應壓力增大。化石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為減少對能源資源的過度消耗,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中國不斷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耗逐年下降。中國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切實轉變發展方式,著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依靠能源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全面提升能源效率,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動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開發利用,努力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産業體系,為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更加堅實的能源保障,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一、能源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能源工業快速增長,實現了煤炭、電力、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全面發展,為保障國民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持續提高作出重要貢獻。

  ——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2011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産總量達到31.8億噸標準煤,居世界第一。其中,原煤産量35.2億噸,原油産量穩定在2億噸,成品油産量2.7億噸。天然氣産量快速增長,達到1031億立方米。電力裝機容量10.6億千瓦,年發電量4.7萬億千瓦時。能源綜合運輸體系發展較快。石油管線長度超過7萬公里,天然氣主幹管線長度達到4萬公里。電網基本實現全國互聯,33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17.9萬公里。國家石油儲備一期項目建成,能源應急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能源節約效果明顯。中國大力推進能源節約。1981—2011年,中國能源消費以年均5.82%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10%的增長。2006—2011年,萬元國內生産總值能耗累計下降20.7%,實現節能7.1億噸標準煤。實施鍋爐改造、電機節能、建築節能、綠色照明等一系列節能改造工程,主要高耗能産品的綜合能耗與國際先進水準差距不斷縮小,新建的有色、建材、石化等重化工業項目能源利用效率基本達到世界先進水準。淘汰落後小火電機組8000萬千瓦,每年可由此節約原煤6000多萬噸。2011年,全國火電供電煤耗較2006年降低37克標準煤/千瓦時,降幅達10%。

  ——非化石能源快速發展。中國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11年,全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2.3億千瓦,居世界第一。已投運核電機組15台、裝機容量1254萬千瓦,在建機組26台、裝機容量2924萬千瓦,在建規模居世界首位。風電並網裝機容量達到4700萬千瓦,居世界第一。光伏發電增長強勁,裝機容量達到300萬千瓦。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超過2億平方米。積極開展沼氣、地熱能、潮汐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推廣應用。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8%,每年減排二氧化碳6億噸以上。

  ——科技水準迅速提高。建成了比較完善的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體系,複雜區塊勘探開發、提高油氣田采收率等技術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3000米深水鑽井平臺建造成功。千萬噸煉油和百萬噸乙烯裝置實現自主設計和製造。具有世界先進水準和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煤炭直接液化和煤制烯烴技術取得突破。全國採煤機械化程度達到60%以上,井下600萬噸綜採成套裝備全面推廣。百萬千瓦超超臨界、大型空冷等大容量高參數機組得到廣泛應用,70萬千瓦水輪機組設計製造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準。基本具備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自主設計、建造和運營能力,高溫氣冷堆、快堆技術研發取得重大突破。3兆瓦風電機組批量應用,6兆瓦風電機組成功下線。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製造産業鏈,光伏電池年産量佔全球産量的40%以上。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技術和裝備製造水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用能條件大為改善。積極推進民生能源工程建設,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準。與2006年相比,2011年中國每人平均一次能源消費量達到2.6噸標準煤,提高了31%;每人平均天然氣消費量89.6立方米,提高了110%;每人平均用電量3493千瓦時,提高了60%。建成西氣東輸一線、二線工程,全國使用天然氣人口超過1.8億。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累計投入5500多億元人民幣,使農村用電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青藏聯網工程建設成功,結束了西藏電網孤網運作的歷史。推進無電地區電力建設,解決了3000多萬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在北方高寒地區建設了7000萬千瓦熱電聯産項目,解決了4000多萬城市人口的供暖問題。

  ——環境保護成效突出。中國加快採煤沉陷區治理,建立並完善煤炭開發和生態環境恢復補償機制。2011年,原煤入選率達到52%,土地復墾率40%。加快建設燃煤電廠脫硫、脫硝設施,煙氣脫硫機組佔全國燃煤機組的比重達到90%左右。燃煤機組除塵設施安裝率和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100%。加大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力度,抽採量達到114億立方米,在全球率先實施了煤層氣國家排放標準。五年來,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減排二氧化碳14.6億噸。

  ——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能源領域投資主體實現多元化,民間投資不斷發展壯大。煤炭生産和流通基本實現市場化。電力工業實現政企分開、廠網分離,監管體系初步建立。能源價格改革不斷深化,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完善。開展了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政策措施試點。制定了風電與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制度,建立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等制度。加強能源法制建設,近年來新修訂出臺了《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迴圈經濟促進法》、《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以及《民用建築節能條例》、《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等法律法規。

  作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産國,中國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發展能源,能源自給率始終保持在90%左右。中國能源的發展,不僅保障了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也對維護世界能源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今後一段時期,中國仍將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階段,能源需求會繼續增長,能源供應保障任務更加艱巨。

  ——資源約束矛盾突出。中國每人平均能源資源擁有量在世界上處於較低水準,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每人平均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準的67%、5.4%和7.5%。雖然近年來中國能源消費增長較快,但目前每人平均能源消費水準還比較低,僅為發達國家平均水準的三分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未來能源消費還將大幅增長,資源約束不斷加劇。

  ——能源效率有待提高。中國産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方式有待改進。中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不僅遠高於發達國家,也高於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能源密集型産業技術落後,第二産業特別是高耗能工業能源消耗比重過高,鋼鐵、有色、化工、建材四大高耗能行業用能佔到全社會用能的40%左右。能源效率相對較低,單位增加值能耗較高。

  ——環境壓力不斷增大。化石能源特別是煤炭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大量耕地被佔用和破壞,水資源污染嚴重,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有害重金屬排放量大,臭氧及細顆粒物(PM2.5)等污染加劇。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化石能源在中國能源結構中仍佔主體地位,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日益增大,迫切需要能源綠色轉型。

  ——能源安全形勢嚴峻。近年來能源對外依存度上升較快,特別是石油對外依存度從本世紀初的32%上升至目前的57%。石油海上運輸安全風險加大,跨境油氣管道安全運作問題不容忽視。國際能源市場價格波動增加了保障國內能源供應難度。能源儲備規模較小,應急能力相對較弱,能源安全形勢嚴峻。

  ——體制機制亟待改革。能源體制機制深層次矛盾不斷積累,價格機制尚不完善,行業管理仍較薄弱,能源普遍服務水準亟待提高,體制機制約束已成為促進能源科學發展的嚴重障礙。

  中國能源發展面臨的這些問題,是由國際能源競爭格局、中國生産力水準以及所處發展階段決定的,也與産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不合理、能源開發利用方式粗放、相關體制機制改革滯後密切相關。中國將大力推動能源生産和利用方式變革,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努力實現能源與經濟、社會、生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能源發展政策和目標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面臨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艱巨任務。維護能源資源長期穩定可持續利用,是中國政府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中國能源必須走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好、安全有保障的發展道路,全面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和安全發展。

  中國能源政策的基本內容是: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多元發展、保護環境、科技創新、深化改革、國際合作、改善民生”的能源發展方針,推進能源生産和利用方式變革,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産業體系,努力以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節約優先。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努力構建節能型生産消費體系,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和生活消費模式轉變,加快構建節能型國家和節約型社會。

  ——立足國內。立足國內資源優勢和發展基礎,著力增強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完善能源儲備應急體系,合理控制對外依存度,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準。

  ——多元發展。著力提高清潔低碳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比重,大力推進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積極實施能源科學替代,加快優化能源生産和消費結構。

  ——保護環境。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統籌能源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積極培育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能源發展模式。

  ——科技創新。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增強能源科技創新能力。依託重點能源工程,推動重大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自主創新,加快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

  ——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構建有利於促進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

  ——國際合作。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大力拓展能源國際合作範圍、渠道和方式,提升能源“走出去”和“引進來”水準,推動建立國際能源新秩序,努力實現合作共贏。

  ——改善民生。統籌城鄉和區域能源發展,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儘快消除能源貧困,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用能水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到2015年,中國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7%。

  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15%左右,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將為實現此目標不懈努力。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