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這不是“用圓珠筆填滿幾張試卷”這麼簡單的問題。
備考一年間,回顧與高考相關的有形或無形的“記憶”,我們發現,每一位考生,都悄然鐫刻著抹不去的高考成本。
經濟成本,時間成本,煩惱成本,開心成本……我們統稱為“高考成本”。回顧這些成本,我們發現:若以金錢換算,有的長在身體裏,如逐年攀升的高達兩萬元的營養費;若以時間成本換算,有的放棄玩耍和娛樂,每天復習時間超過14個小時……
經濟成本
一年補習下來花費近4萬
記賬人:邱先生 花費總數:近4萬元
賬本明細:一對一家教:花費3萬餘元;校外輔導班:數千元
邱先生的女兒因為數學成績不大好,去年11月,邱先生為她專門找了一個數學老師,一對一補習。數學補習選在每週的週一和週二,晚上6點到8點,堅持了半年。邱先生説,孩子的數學成績“見到了成效”,但猛然陡增的教育開支,使不算富裕的一家人無法承受。
“補2個小時360元錢,補習完結賬,一分都不能少。”邱先生説,他是普通職員,愛人已經退休,倆人工資加起來一個月不到5000元,而為期半年的數學補習,讓他感覺經濟負擔明顯加重,“沒辦法,為了孩子的前途嘛”。還好,“孩子的奶奶給予了資助,不然真的無法度過‘高額補習難關’”。
此外,邱先生又為孩子報了為時半年的校外學習班,一禮拜一次,補習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課程,每次開銷100-200元。這又使他增加了數千元的開支。
整個高三下來,邱先生説,“孩子能夠體恤到父母掙錢的不易,學習也很努力。”
平常心對待 正常支出
記賬人:李女士 花費總數:近3000元
賬本明細:輔導書花費:一千多元;參加保送、自主招生考試總花費:幾百元;高考期間住酒店費用:936元
李女士的兒子今年參加高考。相比高中頭兩年,李女士説,備考這年,沒有為孩子報校外補習班,也沒有買營養品,開銷並沒增加太多。
“主要是孩子省心。”李女士説,兒子學習成績一直不錯,這次高考志願報的是北大醫學部。初中時,兒子曾報過語文補習班,“上高中以後再沒補習過。”
孩子平日住校,只有雙休日回家。李女士説,每次她都儘量在家做飯給孩子吃,但高三時,伙食方面與往常基本一樣,沒有刻意去加強營養。
李女士記得,一次和兒子一起看一條關於高考營養品的新聞,她問兒子是否需要吃點營養品補一補,沒想到兒子説:“你想幹什麼?不過是一場考試嘛。”
身邊很多同事都為孩子報補習班,每個班都要花費上萬元,李女士認為,如果對高考的孩子給予過多的關注,反而會給他們更大的壓力,“其實用平常心對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