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黃奇帆:改革開放和民生建設的“重慶探索”

時間:2012-03-09 09:48  來源:新華網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圍繞重慶的改革開放、先進生産力建設、民生建設等經濟社會發展話題接受了新華網記者的專訪。新華網記者 姜春媛 攝

  改革開放和民生建設的“重慶探索” ——新華網專訪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市長黃奇帆

  作為我國中西部唯一直轄市的重慶,不沿邊、不靠海,大城市、大農村並存,大山區、大庫區一體。近年來,重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特殊“市情”,在開放、改革、先進生産力和民生建設等方面,創新探索實踐,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很多成就,實現了十二五時期的良好開局。2011年,重慶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0011.13億元,同比增長16.4%,經濟增速躍居全國第一。

  重慶市是如何開創改革開放發展新局面的?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圍繞相關話題接受了新華網記者的專訪。

  內陸開放高地如何形成?

  記者:地處西部的重慶是一個內陸直轄市。近幾年,重慶確定了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目標。我們知道,西部地區應該既抓開發,同時也要抓開放,但內陸開放高地必須是口岸高地,相比沿海城市,內陸城市在開放上不具有地理優勢。請問市長,重慶確定這一目標有著怎樣的考慮,推出了哪些舉措,取得了哪些進展?

  黃奇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中國沿海發展30多年的歷史是一個開放的歷史,中國內陸要發展也離不開開放,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如果一個地方不夠開放,要開發得很好,是很難的,也是有障礙的,是不能實現真正的開發目標的,所以我們覺得內陸的開發、西部開發要補上開放這一課。

  講開放,一般要抓四件事情:第一,引進外資;第二,進出口貿易;第三,物流集聚和輻射的中心功能;第四,企業走出去,在世界舞臺上進行投資發展。如果一個地方把這四件事做好了,那就可以説開放高地建成了,或者説口岸的高地也建成了。

  最近四五年,我們在引進外資上從原來的10億美元增加了10倍,規模是中西部第一,在全國31個省區市中我們排在了第8位,在引進外資方面我們走到了中國的前列。

  進出口貿易方面,我們四年前是60億美元,去年達到了360億美元,四年來增長了6倍,儘管絕對數不夠大,但是增長率連續四年居全國第一,應該説是很好的事情。我預計,今年可能會突破500億美元,這就是説,會繼續保持一種高增長。

  作為一個開放高地,應該是一個口岸、一個中心城市。所謂口岸,不僅僅是你自己本土的進出口貨物在當地報關,還要讓周邊省市的貨物到你這裡通過你的口岸轉口到全世界,或者全世界的貨物通過你這個口岸輻射到其他的地方。這個功能我們現在逐步形成當中。我們之所以進出口貿易增長得快,除了本地的産業結構調整導致進出口量增長以外,相當重要的就是周邊各省現在開始把貨物轉到重慶報關進出口,這個比例去年達到了32%,今後幾年我們爭取能達到50%。

  我國外匯儲備比較充分,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如果抓住機遇加大海外投資,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好處。近幾年,我們大力推動企業走出去,全方位展開,連續兩年每年實現海外投資50億美元,有力推動了整個重慶的開放高地建設。

  上述四個方面是我們的基本成效。之所以産生這些成效,我想,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

  第一、黨中央、國務院在西部開發過程當中給了重慶開放高地建設的一些重要的、具有前提性的一些要件。比如説批准設立了重慶兩江新區,所謂兩江新區,新區不叫特區,不“特”而“特”,“特”中有“特“,比特區還特;新區的“新”就在於特區沒有幹過的事我們創新了也可以幹。兩江新區和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是一個政策,一個性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開放平臺。

  第二、中央給了我們兩個保稅區,是兩個內陸最大的保稅區。保稅區理論上就是國境之內,關境之外,貨物到了保稅區就算出國了,利用這個保稅區吸引周邊省的貨物進保稅區就算出了關境,就可以出口退稅,所以説是國家給了我們一些開放平臺要件;

  第三、我們推動了口岸物流的平臺建設。作為一個口岸,貨物到你這裡就能出國,機場就是一個口岸,原來重慶的機場功能不怎麼複雜,規模也不怎麼大,所以體現不出大的口岸作用。最近幾年,我們從航空貨物的口岸出發努力推動,重慶機場從原來300萬人一年的吞吐量已經發展到現在的2000萬人,我預計再過十年還會漲幾倍,可到6000萬人。

  重慶機場航空貨物量原來才幾萬噸,現在達幾十萬噸,國際貨運量翻了四倍,這使得重慶機場口岸功能的作用大大突出了;原來是一個跑道,現在是兩個跑道,內陸近百個機場真正有兩條跑道在運作的就是我們。

  去年年底,經民航總局批准,我們開工建設第三跑道,還規劃了第四跑道,我們的航廈等各方面要花200多億元進行建設,重慶機場將是內陸複合型的樞紐機場,它就是一個口岸,如果沒有這個口岸,物流進出口很不方便。

  在鐵路方面,內陸的鐵路往往沒有口岸功能,往往是邊境上的鐵路是口岸,沿海的港口是口岸,地處內陸的很難説,因為一般概念裏面內陸火車站頂多是樞紐,不能叫做國家口岸。我們要創造條件使重慶鐵路口岸具有一個口岸橋頭堡功能,近幾年推動了重慶的鐵路和新疆、歐洲的形成一個“渝新歐”歐亞大陸橋,使重慶作為起點站,歐洲成為終點站,火車在這裡始發,這裡就變成了口岸。

  怎麼才能使重慶具有這樣的口岸功能呢?我們聯絡了從重慶到歐洲的六個國家,包括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整個一條線六個國家海關,大家一起推動這12000多公里鐵路實行一卡通,一個地方的國家海關關檢了,其他國家一路放行,這個起點站就是重慶。

  這條線涉及到六個國家的鐵路部門,每個國家都有鐵路運作時刻表,這個跨國的運作表就需要有一個協調,所以六個國家鐵路部門一起開會協調了一個叫“五定班列”的運作表,即“定起點、定終點,定路徑、定時間、定價格”,聯手把這個運作線上的五個關鍵環節定下來。

  六個國家的鐵路部門還一起搞了一個物流公司,中國貨物通過物流公司組織發貨到歐洲,同時又組織歐洲的貨物發貨到重慶,就形成了一個物流平臺。這樣,海關的通關平臺,鐵路部門的“五定班列”運作時刻表,物流公司的服務平臺,就使重慶發揮了橋頭堡的作用、內陸鐵路樞紐和國際鐵路樞紐的作用。

  為什麼內陸忽然可以成為口岸?不是憑空叫出來的。國際航班發達了,這個地方就是口岸;鐵路成了國內國際樞紐了,也就創造出了口岸。有了這些條件以後,重慶的開放高地也就逐漸形成了,外資也多了,進出口也上去了,海外投資的量也增多了,兩江新區的平臺也建起來了。重慶的開放高地突然出現了,大家覺得很奇怪,仔細了解也是很確切的。

  

分享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