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放寬赴臺投資門檻,江蘇感不感興趣
張衛國副省長:希望與臺灣“雙贏”
昨天傳出消息,臺灣有意放寬大陸企業赴臺投資的參股跟投資項目的門檻,就有臺灣記者第一時間向江蘇團代表發問。
張衛國副省長介紹,江蘇到臺灣去投資的企業,目前有22個項目,商務部已經批准,主要涉及的領域是商務服務、餐飲,還有軟體和電子産品,涉及金額3400多萬美金吧。“但是我覺得啊,臺灣當局應該更大膽一點,更放寬一點。”他表示,江蘇企業到走出去的時候了,“江蘇希望臺灣當局能夠進一步放寬限制,使我們有更多的企業能夠入島投資,增加臺灣的就業,獲得雙贏。企業有去臺灣投資的願望,我想臺灣也有這個需要。”
最熱點
14家日媒聚焦南京名古屋“斷交事件”
南京官員明確回應:河村隆之必須認錯道歉
昨日的全國人大江蘇代表團開放日,在眾多的國內外媒體中,14家日本媒體非常引人注目。工作人員介紹,日本朝日廣播電視臺、日本電視網、TBS電視臺、東京電視臺等5家電視媒體,讓人印象尤其深刻他們早早就到人民大會堂佔據了最正中的錄影機位,一刻不願離開,靜等提問環節。
有日本記者苦等2個小時 想知道南京何時與名古屋恢復官方交往
昨日在現場,記者注意到,來自日本時事通訊社的鹿森秀輝,在開放日的前半場一直盤腿坐在地上,寫著自己的稿子。“我在等最後時間的提問。”他告訴記者,江蘇團開放日他一定要來,因為這是個很好的機會,能直接傾聽南京的官方聲音,那就是,南京與名古屋到底何時恢復交往。“我還想問一下,名古屋事件之後,會不會影響到中國與日本的合作,經濟啊、旅遊啊很多方面。”
昨天的半小時提問環節裏,日本富士電視臺記者得到了全場最後一個提問機會,他用並不流利的中文,一字一頓地認真問道:“南京暫停與名古屋市的官方交流,請問何時可以恢復?”雖然説得不甚詳細,但在場者都能明白,他想問的是名古屋市市長否認南京大屠殺史實引起南京與之“斷交”的事件。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
“感謝到場的所有日本媒體記者,感謝你們十分關注南京與名古屋兩個城市關係的發展趨向。”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家寶接過了這個“敏感”問題,立刻成為了所有長槍短炮的聚焦點。
“2月20日,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在接待到訪的南京市代表團時,公然地發表歪曲歷史真相的言論,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史實,隨即引起南京各界的強烈抗議。南京市官方迅速作出反應,在事發的24小時內,通過南京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發出3條資訊,澄清有關事實的真相,表明嚴正的態度,並決定暫停與名古屋市的官方交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隨後表示,中方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對南京市暫停與名古屋市的官方交往表示理解和支援。”
南京名古屋“斷交”責任完全在河村 也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在簡單回溯兩市暫停官方交往事件之後,陳家寶嚴正地指出這一事件的癥結:“鋻於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發表否認南京大屠殺的錯誤言論,極大地傷害了南京人民的感情,南京做出了暫停與名古屋市交往的官方決定,這個局面的形成十分令人痛心,也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其責任完全在河村。”
“我知道南京與名古屋結為友好城市是在1978年,到如今已經有30多年,當時,這是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以後締結的中日兩國之間第一對友好城市,兩市人員交流十分頻繁。”陳家寶對於兩地關係的發展十分熟悉,1998年,他曾率領南京市代表團訪問名古屋。
“我們十分珍惜中日關係友好大局,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這個原則,推動中日關係的健康穩定向前發展,這樣一個基本立場和基本態度沒有改變,”陳家寶説,我們仍然願意和認同上述這種原則的日本各界友人,包括名古屋市友好人士的正常合作與交流。他同時正告日本“某些人”:“希望能正確認識和對待那一段歷史,能夠汲取歷史教訓,能夠多做些有益於中日友好,有益於兩市人民友誼的好事。”陳家寶有理有節、擲地有聲的回答,贏得了全場長時間的熱烈鼓掌。
提問環節結束,現場眾多記者迅速向即將離場的陳家寶代表“圍”了過來,大家希望聽到關於兩市關係的更多資訊。面對橫在面前近百隻話筒,陳家寶沒有拒絕採訪,而是簡潔有力地回應:“南京大屠殺這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如果河村隆之能夠認識並且收回他的錯誤言論,同時做出道歉的話,我相信兩個城市的關係,包括官方關係的發展前景,依然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