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局部極寒天氣對全球氣候做簡單判斷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解讀當前氣候熱點
半個多月前,寒潮天氣席捲歐亞大地,近期我國雲南省又遭遇嚴重乾旱。面對頻發的極端天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有哪些最新趨勢?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就公眾關心的問題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局部氣候異常不代表整個氣候異常
記者:歐亞大陸頻繁遭受寒潮襲擊的原因是什麼?這是一種氣候異常現象嗎?
鄭國光:寒潮頻頻來襲是由於北半球大氣環流調整後,有利於北極的冷空氣連續不斷地影響歐洲中南部地區。
歐洲出現的低溫暴雪天氣是多年來少有的,造成了600多人死亡。在現代社會,這樣的天氣造成這麼多人死亡是少見的,説明2月份歐洲的天氣確實寒冷。但是回顧歷史,歐洲過去也發生過2月份出現暴風雪天氣,而且還有比這更冷的天氣。這是在一個局部地區、一個特殊時期發生的一個多年少有的天氣氣候事件,不代表整個氣候變得十分異常。
記者:那麼,全球到底在變暖還是變冷呢?
鄭國光:一些媒體認為全球氣候進入了小冰期,全球要變冷了,我認為這種判斷為時過早。與歐亞極寒天氣相比,今年的北美是一個暖冬。在我國,雖然春節前後北方中東部地區出現低溫,但是在青藏高原以至東南亞地區,天氣又是偏暖的,比常年氣溫偏高2至4攝氏度。我們不能因為一個時期、一個地方氣象或氣候條件發生了變化,就對全球氣候趨勢或狀況作出簡單判斷。2011年,全球平均溫度是14攝氏度,比近30年平均氣溫還高0.4攝氏度。實際上,從1997年以來這15年裏,除了1999年和2000年,其他13個年份都是自1880年以來全球氣溫最暖的。2011年的全球氣溫在過去100多年裏排第12位,2007年是這100多年來全球氣溫最高的一年。所以,大可不必為了一段時間、一個地方出現極寒天氣而對全球氣候大趨勢做簡單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