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各地水源污染事件近年頻發 農村成為監管灰色地帶

時間:2012-02-23 08:47  來源:廣州日報

  西江是佛山第二水源。 記者陳楓 攝

  近日,高明合水水廠水源受廢水污染無法正常供水,年初廣西龍江鎘污染、江蘇鎮江水源苯酚污染……在這些頻發的環境安全事故背後,水源受到無孔不入的污染侵襲,其抗風險的能力如同我們受到感冒病毒入侵一樣,往往防不勝防。

  究竟有多少潛在的“殺手”會對飲用水水源的安全造成威脅?在防控監管層面上是否存在灰色地帶?從您家裏一個小小水龍頭流出來的一滴水究竟經過了多少道水質凈化和監控?昨日,本報記者採訪了從原水(指由水源地取來的原料水)到飲用水層層“把關”的部門和企業,揭開水源“殺手”猙獰的面目。

  猶如流感

  水源污染事件近年頻發

  2008年以來,佛山各區間水源、水廠接連遭受污染威脅。而放眼國內,這種威脅同樣幾乎年年都有,猶如流感一樣,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2008年2月16日,西江高明段油污帶污染事件造成20萬人堅忍水荒6小時,環保、海事部門通過大範圍排查才判斷出污染源來自西江高明段過往船隻,而不是西江沿線工業企業偷排;2009年2月23日,高明水廠下游800米處所出現的數百米油污“黑龍”又一次讓人們繃緊神經。難聞的油臭味不時向岸邊襲來,而江面的泥沙、礁石也都粘上了黑色油漬,綿延數百米。

  2010年3月24日7時30分許,禪城石灣水廠取水口附近,近1/3的東平河面被黑色污水籠罩,並隨著漲潮的河水不斷向上游蔓延。此刻,使用常規的增加消毒劑、投放活性炭等手段已無法取得效果,該水廠第一、第二車間只好相繼停止抽水24小時。追溯污染源發現,黑色污水來自於海口水閘。當時,知情人士分析,污染問題歸因于污染企業與部分村委會的利益鏈條。

  實際上,這幾起事件只是國內水源污染狀況的“冰山一角”。就在今年1月15日,廣西龍江鎘污染威脅柳州市飲用水安全,接著是2月初江蘇鎮江水源苯酚污染。這兩起嚴重水體污染事件,如同2011年杭州新安江苯酚污染、雲南南盤江鉻渣污染等事件一樣,都引起了公眾對於飲用水安全的關注。頻發不斷的水源污染事件,讓我們茫然: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污染的觸角伸向了我們飲用的水源?是誰,動了我們的飲用水?

  佛山及各地接連發生飲用水水源安全事故 記者調查水源污染背後的隱患及灰色地帶

  事件解碼

  水源污染存在五大“殺手”

  流域性水源污染

  企業偷排

  內河涌排污

  過境船隻排廢

  水源地污染

  這些看似偶然、充滿不確定性的水體污染事件其實存在著必然的聯繫,它們都有共同的根源、由相似的導火線所引發。記者從供水企業了解到,目前,主要有五種類型的“殺手”在一點點啃噬著水源的環境和生態。

  首當其衝的是,跨省、市的流域性水源污染(特別是重金屬污染)。去年8月,雲南曲靖市的不法商人為了節省運輸費用,把承運的5222.38噸鉻渣非法傾倒在多處難以被發現的山丘上。周邊水庫受到嚴重污染,由於該地區靠近珠江源頭南盤江,網路謠傳珠江源頭受污染,給生活于珠江下游的市民造成了恐慌。類似的企業偷排等非法行為所致的突發性污染不勝枚舉。

  其次,部分內河航運繁忙,過往船隻在水源保護區停靠進行油漆維護、生活污水排放及沖洗船隻廢水外排等,都會為污染埋下伏筆。

  再次,內河涌排污也會誘發取水口污染。

  供水企業還指出,如果水源保護區內灘塗地農田耕種施肥不慎,同樣也會影響水質的安全。

  記者在高明調查時還發現,由於區內一些河流沿線設有養殖場,其排放的污水也極易成為威脅水源的隱患。為此,高明區在2007年後開展了整治行動並取得成效,但不知為何,就在上週末,這種隱患再次“發威”,死灰複燃。

  最後,記者在走訪一些水源地時發現,水源周邊現狀同樣令人擔憂,很多污染源都是遺留問題或存在更複雜因素。記者在高明水廠的西江取水口注意到,上游的富灣地區不僅有煤場,沿線往上還有一些存在已久的工廠企業。有專家曾指出,西江每月都有兩次天文大潮,污水與保護區取水口的水混融造成污染的可能不容小視。就在水源地附近存在的這些污染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水源保護區的“鄰居”,長期共存。成為水源污染最危險的“殺手”之一。

  (來源:廣州日報)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