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康菲近10年因污染環境在美國本土償付近7億美元

2011年09月15日 09:03:37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經濟參考報》記者歷時1個月調查後獨家獲悉,最近10年僅在美國本土,康菲公司至 少涉及5起環境訴訟或糾紛,償付近7億美金,折合超過40億元人民幣,可謂“案底纍纍”。

  在近期輿論高壓之下,康菲公司一改過去3個月避談環境影響評估、生態損害賠償的被動局面,日前高調宣佈設立“渤海灣基金”。

  專家指出,賠償基金在中國于法無據,亦不能豁免康菲的生態賠償義務,而由於國內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康菲在美國的天價賠償在中國恐怕難以重現。

  案底

  康菲為環境污染償付近7億美元

  《經濟參考報》記者查閱美國政府和學術機構的公開資訊發現,最近10年間,作為全美最大的煉油公司,康菲公司分別在路易斯安那州、華盛頓州、佛羅裏達州、德克薩斯州牽扯多起環境訴訟或糾紛,最終或被各州地區法院判決賠償,或被州政府部門責令罰款,或與聯邦及州政府達成和解協議,共計償付67862萬美金,按照最新匯率6.3890,折合成人民幣約43.3570億元。

  早在2004年,據美聯社電,康菲公司曾暫時同意向佛羅裏達州Panhandle地區多達7000名業主支付7000萬美金,用於經濟損失補償和醫學檢查。該訴訟持續三十餘年,不僅化工廠的母公司幾度易人,訴訟請求也未完全實現——原告最初向康菲公司索賠5億美元。

  另據美聯社報道,2005年,路易斯安那州地區法院法官W ilford Carter正式批准了一筆6450萬美元的和解費用,用於支付大約2萬名當地居民,他們聲稱遭受康菲公司化學洩露造成的健康問題。根據公訴方材料,2003年1月18日,康菲公司W estlake煉油廠洩露多達64噸二氧化硫。在領取和解費用後,原告們將放棄任何對康菲及附近任何在2004年以前爆發的石油設施事故的起訴。一些原告代理律師聲稱,此舉給康菲公司提供過多保護。

  2008年4月7日,美國司法部和環保署向康菲公司提起控告,聲稱該公司在1999年和2006年期間違反美國《清潔水法》超過2000次,未經法律許可,通過德克薩斯州博格地區的煉油廠排放工業廢水。該廢水中包含有毒物質。為解決與聯邦機構之間的爭端,康菲已同意支付民事賠償120萬美金。

  2010年3月15日,華盛頓州生態部還披露,康菲公司的子公司同意支付58萬美金。2004年,該漏油事故共排放1000-7200加侖原油,對塔科馬市普捷灣(Puget Sound)魚類、貝類、鳥類等野生物種造成傷害。在上述案件中,美國海岸警衛隊稱,2006年10月,康菲公司及其責任方子公司,曾同意向聯邦政府支付230萬元用於清污。該公司還向華盛頓州生態部支付54萬元的民事賠償金。這是華盛頓州歷史上依法罰沒的最大一筆賠償金。

  而美國環保署網站資訊顯示,美國司法部和環保署曾與康菲公司達成了涉及《清潔空氣法》的廣泛解決方案。這是公開報道中康菲公司償付額度最大的一宗環境糾紛。根據方案,康菲公司須斥資5.25億美元,用於啟動和執行創新性控制技術,年減排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顆粒物。康菲公司還將支付民事賠償450萬美金,並斥資1000萬美金用於進一步減少廢氣排放的環保計劃,以及支援相關社區活動。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