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掛號統一平臺上線將滿月,一定程度上為患者錯峰掛號提供了便利,但一些三甲醫院的專家號仍“一號難求”。一項網上調查顯示,64%的人認為“看病難”源於“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在發達城市”。
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上線將近一個月,這項一度被公眾寄予厚望的制度已漸漸歸於平靜。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原則上醫院應把總號源的80%用於預約,其中,投放到統一平臺的預約號源數量不能低於醫院總號源的30%,一定程度上為患者錯峰掛號提供了便利,減少了就診盲目性。但一些三甲醫院的專家號仍“一號難求”。相對的,部分醫院的專家號和普通號卻出現“過剩”。同時,候診時間依然過長。
對此,有關專家表示,北京的醫療資源在配置上是為北京市民服務的,但實際上一些三甲醫院60%的患者是非北京人,而且不管輕重患者都希望得到專家的診治,“看病難”確切説應該是“找專家看病難”,因此,專家號供需矛盾並不能通過預約掛號平臺在短時期有所改觀,破解“看病難”是一個系統工程,改善就醫環境尚需漫長的過程。
親歷:預約掛號“等不起”
8月22日早8點,北京西城區的北禮士路大街漸漸繁忙起來,車流涌向路西側的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週一是北京各大醫院看病高峰,但阜外醫院門診部大廳裏排隊掛號的人並不算多,每個隊伍大約有10個人。然而,墻上液晶屏顯示上午的專家號已全部售罄,下午還有少量剩餘號。
芮大爺擠出人群,走到老伴身邊興奮地説:“運氣還不錯,挂到了下午的專家號。”他們在北京郊區,早晨5點多出門,坐了2個多小時的車才到阜外醫院。
記者詢問兩位老人為何不通過114電話預約專家號,兩人頭搖的像撥浪鼓:“聽説通過114預約只能選擇主任、副主任,但不能點名掛號,我們不放心,萬一分配的大夫不擅長看我的病怎麼辦?”
據了解,目前114平臺上僅有部分醫院加注了醫生的專長介紹,而大部分醫院只標注了科室和職稱,無專長分類。因此,患者要挂上稱心如意的專家號,需首先諮詢就診醫院人工電話,或者只能靠運氣。
從外地趕來北京看病的姚女士沒有芮大爺那麼幸運。她的女兒患有心臟病,原本想通過電話預約掛號,但被告知阜外醫院兒童心內科在13周內均已無法預約,登錄北京市衛生局網上預約掛號平臺,也顯示“停診”。“心臟是要命的病,實在等不起了。”姚女士焦急地説道。幸好醫院預約窗口可以約到下週一的兒童心內科專家號,讓她松了口氣。
記者體驗發現,在114預約掛號平臺上,部分三級甲等醫院的一些科室和普通號還是很好挂的,基本上可以做到“頭天掛號,第二天看病”。然而,大部分專家號量仍顯供不應求,預約期越等越長。北京協和醫院、北京阜外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中醫醫院等三甲醫院的專家教授號基本要等到10月中旬以後,部分科室更是排到了11月。
同時,掛號統一平臺無法提供週末預約,部分醫院預約時除提供身份證外,還要求首先到醫院辦“就診卡”或“電話預約卡”。114工作人員告知,偶爾會出現預約後醫生停診的狀況,醫院將提前電話通知患者,並協調到另外一天就診。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