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87.3%公眾關注渤海生態:一旦渤海成死海危害深遠

2011年08月16日 08:39:1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52.3%的人認為當前社會不夠重視“近海生態安全”

  “‘渤海危機’提示中國重視‘近海生態安全’問題。”于鑫認為,目前政府在相關立法和監管上尚存不足。比如相關法規對企業的約束力不夠,企業的污染代價相對較低。在技術層面上,對可能發生的事故也沒有足夠的預案,相關技術研究體系也亟待完善。

  在於鑫看來,政府應更多地聽取民意,從可持續發展、兼顧當代和後代利益的角度,重視和保護“近海生態安全”,“最佳的辦法就是建立各種預防機制,而不是被污染和破壞後再去想如何治理和修復。這本來應該是一個常識,但這個常識在現實中常常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調查中,52.3%的人認為,當前社會對“近海生態安全”問題沒有足夠重視。

  對於如何防止“渤海危機”擴散,63.0%的人建議完善海洋污染監管機制;58.4%的人期待建立海洋污染預警機制;58.0%的人呼籲全社會重視“近海生態安全”問題;57.7%的人認為應該加大海洋污染治理力度;56.9%的人建議嚴厲處罰污染行為,提高污染賠償額;50.5%的人覺得應該加大海洋污染問責力度;另有40.7%的人期望優化産業佈局,避免大鋼鐵、大石化企業扎堆。

  “中國當前的海洋生態管理,可以説是體制陳舊、觀念陳舊、辦法陳舊的管理。”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趙成根指出,要想解決好“近海生態安全”問題,當務之急是進一步轉變觀念,優化海洋生態管理機制。比如,應有完善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管理系統和專門的組織,時刻對海洋生態環境進行監控和評估,並在第一時間通過權威部門和媒體,發佈監測結果。

  趙成根説,政府一直強調把民眾的人身和財産安全放在首位。而海洋生態環境直接影響沿海企業、漁民和居民的公共利益。所以,重視“近海生態安全”是政府刻不容緩的責任。

  調查中,近四成人(39.3%)相信“渤海危機”會讓有關方面痛定思痛,狠抓“近海生態安全”問題。

  于鑫指出,和過去相比,政府對海洋、淡水等水生態環境的保護還是越來越重視了。民眾的環保訴求也越來越強。8月14日的“大連PX項目”事件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民眾通過表達訴求,推動了政府決策,使得PX項目將遷出大連。

  “民眾這種與政府的良性互動值得鼓勵。同時,民眾也要從自身做起,節約用水、保護水源、植樹造林等。”于鑫説。

  調查中,54.2%的人表示自己將更注意保護水源,不污染水源。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