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城市規模增速過快加大內澇風險 災情考驗政府智慧

2011年07月13日 10:33:44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近一個月以來,“成都大水、北京見湖,武漢看海!”進入汛期,從南到北的成都、南京、北京等國內許多城市都出現了大水淹城的新聞。汛期,城市排水管網的建設標準與品質,成為時下公眾關注的話題。

  城市規模增速過快,加大內澇風險

  “年年暴雨年年澇”,武漢今年的洪澇,公眾將矛頭指向5000多處在建工地。施工工地太多,有的把泥漿、渣土未經處理直接倒入排水管網,引發“腸梗阻”。同時,部分工地野蠻施工,導致部分管網破裂,排水不暢。很多工地由於施工原因,形成天然水坑,暴雨到來,積水則是必然。

  據了解,武漢城市排水標準為“一年一遇”,即24小時內累計雨量100毫米,或小時降雨強度34.5毫米。6月18日淩晨1時開始到晚上7時,武漢當日降水量就達193毫米,每年汛期都會遭遇七八次城區漬水。出現這些情況,説明武漢作為中部特大城市,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規劃跟城市發展規模實在不相匹配。

  為解決城市內澇問題,2010年12月底,歷時近四年的城排泵站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抽排能力提高了1.5倍。可是,6月18日武漢76處嚴重漬水,卻是改造前暴雨時節30余處的2.5倍。

  據武漢市水務部門數據顯示,2006年~2010年5年間,該市平均降水量分別為872.5mm、1059.3mm、1151.0mm、1110.4mm、1494.8mm,除2009年比2008年降水量略有下降外,其他年份降水量都逐年上升,2010年較2006年降水量增長71.3%。

  有氣象學家指出,城市內澇並不能完全歸咎於城市排水系統的落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城市“熱島效應”加劇,城區降雨量在逐年猛增。武漢五十年來,有近百個湖泊消失,蓄洪能力大幅下降。城市規模擴大和城市熱島效應加強,加大了城市內澇風險。雖然市政不斷擴大管網建設,也趕不上每年降雨量的不斷增長。

  暴雨考驗政府應急能力

  武漢地處長江與漢江交匯處,有大小湖泊170個,有“百湖之城”的美譽。武漢既受到長江高水位的威脅,又有暴雨內澇之憂,城市積水問題多年來無法消解。市民普遍反映,政府處理類似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亟需完善。

  “暴雨來臨之前,我沒有接收到任何關於強降水的預報,即時路況資訊也沒有。”市民吳先生説:“當我開車途經唐家墩涵洞時,路邊也沒個警示牌,告知我水深。不少司機冒著試一試的心態,最後都在水裏熄火了。最後我把車扔在路邊,步行回家的。”有市民指出,在洪水等重大災難事故發生前,政府應該向市民普及安全常識。

  武漢最繁華地段的武廣商圈受災嚴重,暴雨導致漬水過膝,多家商鋪被淹,損失慘重。水位最高時,逼近武漢廣場最高一級臺階。武漢廣場大門與地下通道間,商場物業人員搭起臨時木板橋,供行人通過。保安反映:“我們準備好了沙袋,水再漲,我們立即築起‘攔水壩’。”

  6月24日,當武漢再次遭遇大雨,天河機場起降航班受到影響,近半數航班推遲起飛,最長延誤達4小時,候機廳滯留旅客愈千人。不少旅客反映,天災導致航班延誤不止一次,為什麼沒有一套合理的安置、轉移旅客的應急預案,航空公司的應急處理方式顯得消極、被動。

  菜籃子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暴雨過後農副産品價格走高,據湖北省物價局數據顯示,6月24日監測到的十種蔬菜,同比上漲31.6%,豬肉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漲幅高達58.08%。與歷次水災過後一樣,記者沒看到物價管理部門採取平抑物價的措施。

  相關專家指出,政府應加強災害消息實時預報,給市民提供相應的幫助,保障居民正常的生活需求。

[責任編輯:吳怡]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