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媒體分析稱高稅負等因素致中國物價遠高於美國

2011年06月29日 13:37: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近日,一條微博在網際網路上瘋狂流傳:中國,工資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館子最少100元,買條Levis牛仔褲 400元,買輛車最少30000元——夏利;美國,工資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館子40美元,買條Levis 20美元,買輛車最多30000美元——寶馬。

  孫笛毫不猶豫地轉發了這條微博。

  一週前,她剛剛結束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一個學期的研究生課程,特意穿著嶄新的行頭回國——9.9美元的Crocs鞋,39.9美元的Levis牛仔褲,30美元的Tommy Hilfiger牌T恤衫。孫笛發現,這些東西在國內的價格分別是499元、799元和799元。

  “真不知道是美國太便宜還是中國太貴了!”孫笛向記者感嘆。

  她清楚地記得,出國前她和朋友在漢拿山餐廳吃了一頓烤肉,點了3個菜,一共120元。回國後還是在同一家店,點同樣3個菜,價格卻變成了240元,“盤裏的肉還少了”。

  這個,這個和這個,我不要,其他的都包起來

  著名財經評論員時寒冰與孫笛有同感。他最近還養成了一個新習慣——託人從海外買東西。最新的成果是一台折合人民幣24000元的尼康單眼相機,在國內,這臺相機的價格是4萬元。

  事實上,儘管經常在各大電視臺評點財經大事,但在去年的美國之旅以前,他從沒想過中國的物價居然比美國還高。

  動身之前,一個因生意原因多次往返美國的朋友提醒他:“去美國除了鈔票什麼也不要帶,東西很便宜。”

  對此,時寒冰半信半疑,畢竟,他常常挂在嘴邊的一個數據是,“美國的每人平均收入是中國的34倍”。

  但很快,時寒冰就受了“第一次刺激”。在洛杉磯一家叫“小臺北”的中餐館裏,他們4個人點了份量很足的魚、蝦、蟹,結賬的時候卻只有49美元,“比上海便宜得多”。

  時寒冰以為老闆算錯賬,特意又問了一遍,結果朋友笑他説:“這有啥奇怪的,你要是去商場,就更覺得離譜了。”

  這句話讓偏愛實證調研的時寒冰“決定改變行程”,他推掉所有遊山玩水的安排,專心觀察、對比中美物價。

  對比的結果讓時寒冰大吃一驚:國內一套3萬元左右的阿瑪尼西裝,在這裡只要500美元就可以買到;國內標價4.6萬元的勞力士手錶,在美國不到4000美元;一台國內50萬元左右的寶馬Z4標價只有21000美元。

  如果換一種比較方式,差距或許更加顯眼:一杯咖啡只要2美元,看一場電影只要10美元,分別佔美國人平均月收入的萬分之六和千分之三。而在國內,同樣的比法得出的數據是百分之一點三和百分之三點五,相當於美國居民負擔費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

  在美國的商場裏,最人滿為患的地方往往是賣箱子的地方。時寒冰説,在新秀麗的櫃檯前,幾乎每個外國服務員都會説幾句簡單的中文,在國內售價為1500元左右的箱子通常標價70多美元。

  “我前面的一個大哥一口氣買了12個箱子。”回憶至此,時寒冰忍不住笑了。

  不止於此,因為商場裏的化粧品價格“過於便宜”,僅相當於國內同類産品的30%~40%左右,時寒冰還一度被夫人懷疑“是不是買了假貨”。

  更為誇張的情景出現在LV這樣的奢侈品店,時寒冰記得朋友給他講了一個親眼所見的笑話,因為LV箱包這樣的奢侈品在美國可以便宜3成左右,往往遭遇到中國顧客的瘋搶,一名中國客人曾指著店裏的三款LV包説:“這個,這個和這個,我不要,其他的都包起來。”

  通過這次為期半個月的走訪,時寒冰的調查結果是:除非涉及到人工服務,比如理髮,或涉及智慧財産權,比如圖書音像外,美國商品的價格普遍低於國內,即便“MADE IN CHINA”的商品,常常也比國內便宜50%以上。

  即使去買每平方米兩萬元的商品房,這個30歲的副教授也要奮鬥到60歲才能擁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産

  回國後,時寒冰接連更新了十幾篇博文,專門記錄美國物價。

  事實上,在這段對價格格外敏感的年月,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關注這一現象。

  在美國生活的中國記者高娓娓在年初出版的新書中特意記錄下這樣一組數字:在華人超市,海蟹一打12隻任你挑,價格從5.99美元到12.99美元,根據季節品質而變。豬肉、豬排骨0.99美元一磅(0.4536 公斤)。泰國米50磅裝的,18美元左右一袋。大白菜,每磅0.50美元。番茄1美元1磅。葡萄0.99元1磅。6瓶百威啤酒7美元。5個橙子1美元。

  高娓娓告訴記者,在美國,即使算上房租,一個人的正常工資(月薪兩千美金)足夠養活一家3口人。

  有趣的是,在對此現象困惑不已的群體當中,還不乏經濟學家。

  同樣是在去年,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聶輝華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後。

  相比于其他留學者,這個從江西農村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的年輕教師把更多目光投到了房價的對比上。據他觀察,在美國的二線城市,2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價格40萬美元左右,這200平方米指的是使用面積,不包括附贈的前後院。

  “換句話説,美國人所説的房子放在中國其實就是別墅。”聶輝華略顯遺憾地説,“而且一個中産階級奮鬥七八年就能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事實的確如此,據國際不動産代理商戈登羅克(Gordon Rock)最新研究顯示:美國人買房不需要太長時間,邁阿密需要4年,紐約需要5.7年,洛杉磯需要5.9年。

  而在北京,面對校園周邊每平方米超過4萬元的房價,聶輝華按照現在的工資計算了一下,即使去買每平方米兩萬元的商品房,這個30歲的副教授也要奮鬥到60歲才能擁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産。

  “很多中國學生讀完博士不想回來不是因為不愛國,”聶輝華説,“他們是怕30歲讀成回來後買不起房和車,失去尊嚴。”

  聶輝華還記得,在哈佛讀書的時候,花70多美元為自己買了一件哥倫比亞牌衝鋒衣,在國內,這件衣服要賣1500元。有感於此,他隨手寫了一篇博文《為什麼中國製造在美國更便宜》。

  結果,一段時間後,有學生提醒他,“聶老師,你寫中美物價的文章在天涯論壇上被點擊了30多萬次,排在第一名。”

[責任編輯:吳怡]

相關內容